乐府旧题 宫怨乐府旧题
在古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擅长表现妇女题材的巨匠之一,她不但能准确地描绘妇女生活的画面,更善于细微地摹写妇女特有的心理,玉阶怨就是一首形神俱美的佳作。 玉阶怨五言四句,一共二十个单字,很像五言绝句,但它并非五绝,而是属于乐府旧题,就是采取六朝乐府诗中的古题,摹拟其形式和口吻写成的作品。此题本属于相和歌中的“楚调曲”,原是流行于江南地域的民间歌曲。李白的仿作,也颇有民歌风味,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快流利,意境清新隽永。
在乐府诗集中,同一曲调下还有婕妤怨、长信怨、蛾眉怨等题目。婕妤,是皇宫中的女官名;长信,是汉代宫殿名。可见其它几个怨曲,表现的全部不是一般妇女的怨恨,而是皇帝嫔妃的苦闷。很显然, 玉阶怨中的女主人公,也是皇宫中的苦命女子,她的怨恨也是身入皇宫后苦命女子无可奈何的共同心声,即所谓“宫怨”。
“宫怨”是难耐的寂寥,是凄苦的忧伤;是失意的落寞,是深深的绝望。这种痛苦,即使没有衣食匮乏的烦扰,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苦闷;即使没有颠沛流离的劳苦,却有着青春虚度的惆怅。外表豪华的后宫,如同囚禁美女的黄金牢笼;远离民间的宫女,好似幽闭在坟墓中的活死人。难怪贾宝玉的姐姐贾元春,虽有贵妃之尊荣,又有回家省亲之旷典隆恩,却依然心酸地埋怨父母把她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历史上的后宫,只是封建帝王一人的天堂,却是无数苦命女子的地狱!
李白玉阶怨中的宫女,也是一个满腹愁怨的苦命人。诗作虽短,却经过女主人公在月下立,又倚帘望月的举止,透露出她内心的怨恨: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玉阶”,宫殿的白玉台阶;“生白露”,指夜色已深,露珠全部凝成了。罗袜,丝织的精美鞋袜。“袜”,兼指鞋,古诗中常见这种省略的修辞方法。“夜久侵罗袜”,意谓宫女在室外已经呆到夜色深沉,鞋袜全部被夜露打湿了。她为何要在宫殿外的台阶上一直苦熬到深夜呢?显然有所期待。结合她的身份,大家不难了解,她是在期盼着君王的宠临。这两句,写的是本诗的第一个场面――宫女在室外久久地立,对命运还有渺茫的期待。
“却下”,又放下;“水精帘”,华贵而透明的窗帘。“却下水精帘”全句是说,宫女回到房内后,习惯性地随手放下了窗帘。按理,这回应该休息了。不过她回身一望,又情不自禁地眺望起清幽的月色,此即“玲珑望秋月”的句意。“玲珑”本义为明亮,这里描绘的是透过“水精帘”观赏月光的那种既朦胧又清楚的独特感受。为何她仍然要痴痴地遥望月光呢?显然是在想自己的心事。这两句是本诗的第二个场面――宫女回到卧室仍然辗转反侧,孤独地品味着命运的凄惨。
两个真切的场景,全部发生在月夜。明亮的月光,既是绾合室外室内两个场面的共同景物,也是贯穿立和痴望两个动作的同一背景。可能,宫女第一次受宠正是在一个明亮的月夜,因此每到月夜她就格外动情吧?或许,是月宫仙子嫦娥那孤寂凄楚的命运,触发了她满腔的感慨?又或许,她是凭借月亮怀想故乡的往事和月光下的亲人?诗歌毕竟不一样于小说或戏剧,不可能将详细情事交代得那样完整明确,不过她在月夜时分的辗转无眠,和她凄清寂寥的满腹怅惘,却能让读者确切地感受到,而且生发无限的同情。
诗句十分明快,似乎脱口而出,但并非不用典故,唯求浅俗,而是在自然流转中饱蕴功力,清新畅达中自具典雅。“罗袜”一
2021年乐府旧题 宫怨乐府旧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