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书林一叶-书林一叶书法字 1.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书林一叶-书林一叶书法字_1书林一叶|书林一叶书法字
日本的宋学研究   王水照 主编   传媒和真相   ――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   内山精也 著   复古和创新
  ――欧阳修散文和古文复兴
  东英寿 著
  新兴和传统
  ――苏轼词叙述
  保�佳昭 著
  科举和诗艺
  ――宋代文学和士人社会
  高津孝 著
  距离和想象
  ――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
  浅见洋儿 著
  气和士风
  ――唐宋古文的进程和背景
  副岛一郎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这套六人集多从文学层面落笔,而又突出“士大夫”即宋代文化的关键发明主体而展开,这在内山精也、浅见洋二、副岛一郎等人的论文中都有着重的表现,而有的书名更明确揭示了“士大夫”或“士人社会”是她们的叙述基点。宋代以来,以进士及第者为中心的“士大夫”阶层,替代六朝隋唐的门阀士族,而成为政治、法律、经济决议和文化发明的主体,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唐宋转型”的一大结果,也是认宋代为“近世”的关键依据之一,而所谓“自宋至清千年一脉论”,在很大程度上也基于对这个特殊阶层之存在的体认。更主要的是,当“内藤命题”从经济史、制度史向思想史、文艺史领域延伸时,“士大夫”作为发明主体的地位就尤其显著。据我所知,1999年3月21日,日本的宋史研究者曾在东京大学文学部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名为“宋史研究者所见的中国研究之课题――士大夫、xx、文人或精英”,会议的专题就是呼叫以“士大夫”为中心的研究。
  因为抓住了士大夫社会的特点,和印刷技术作为新兴的传输媒体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当代性,使内山精也从看似日常的题目中发掘出了丰富而崭新的意蕴。她论王安石明妃曲、苏轼“乌台诗案”和“庐山真面目”等文,吸纳融会接收美学、传输学等理论结果,描述宋代士大夫的心态和审美趋向,读来既感厚重而又兴味盎然。浅见洋二的距离和想象一书论题集中,她立足于对中国诗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对批评术语的特有敏感,从一系列诗学的或和诗学相关的命题中,细致地推考和论证“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令人颇获启迪。所谓“唐宋转型”,实际上从唐中叶起就初显征兆,和中唐枢纽论异名同义。副岛一郎即选择自中唐至北宋这一历史时段切入论题,对啖助、杜佑、柳宗元至宋初古文家、易学家进行探讨,举证充足,结论平实可据。当然,经济、制度等选题依然受到学者的注意,尤其是宋代以来成熟的科举制度,对士大夫社会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高津孝就有多篇论文包括科举和文学的关系,并有新的创获。保佳昭、东英寿两位则专注于作家个案研究,分别以苏轼词和欧阳修古文为论题,曾引发中国同道的瞩目。高津孝、保佳昭、东英寿三人全部长于史实、文件的考辨,发扬了日本汉学长久形成的优良传统。高津孝对于古文八大家的成立过程的系统梳理,其结论引用率甚高;保佳昭对苏轼词的意象分析和编年考证,也显出颇深的文史功底;东英寿对欧阳修文集版本的考察,亦称缜密细致,尤对日本尊为“国宝”的天理图书馆藏本作了迄今所见最为详尽的考评,认定其版本价值居现存欧集诸本之首,殆成定谳。
  选自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序言・王水照
  写作的孤独
  写作的孤独是这么一个孤独,缺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或它散成碎屑,苍白无力地去寻求还有什么可写。它失血,连作者也认不出它来。首先,永远别将作品向秘书口述,不管她多么灵巧,在这

2021年书林一叶-书林一叶书法字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