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书香墨韵的文房清供-书香墨韵.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书香墨韵的文房清供:书香墨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房清供是笔耕丹青的必须条件,它既是书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所谓“供”,即供奉,自然是圣洁高贵之物:所谓“清”,能够是清雅不俗,能够是清逸不浊,也能够是清心寡欲。因此,文房清供,其原来含义是文人书房中那些表示文人高雅气息和悠然古意的物品。
  儒雅的文人有很多生活的讲究:曲水流觞,西园雅集,叠石造园,拜石书蕉,琴棋书画,全部是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由此也产生了和这种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相关的很多趣事,也组成了文人艺术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文房清供,是书案上清雅的实用陈设品,包含有笔筒、笔插、笔匣、笔掭、笔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镇纸、臂搁、裁刀;砚滴、砚屏、印章、印盒、帖架、文具箱等,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已远远超出了其实用价值,而更多的为赏鉴之途。文人对其追捧,更多是在诉求一个精巧的生活方法,一个古雅的生活态度,一个闲隐的生活追求。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能够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燕闲清赏之态!文房清供作为文化遗产,不但为我们了解古代的人文历史提供丰富的佐证,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古代文人雅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世界。
  笔筒是一个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通常呈圆筒状,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图1—图6。文震亨长物志笔筒专条云:“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屠隆的文房器具笺笔筒条曰:“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传世笔筒中,竹木牙等材料制成的笔筒明末很多,能够认定万历年间的亦不在少数,然瓷制笔筒万历年间的几乎不见,唯崇祯一朝大量出现,且精美无比。入清以后,笔筒材质愈加丰富,瓷制品种骤增,应有尽有,至康熙时期达成了高潮。我们现在看到的木制笔筒大多为明代中晚期以后,嘉定派竹刻将传统诗文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之中,开启了文人竹刻艺术的大门。朱氏祖孙三代朱鹤、朱缨、朱稚征全部是明代杰出的竹刻家,共襄竹刻技艺奠基之功而名垂青史,其中朱鹤被尊为嘉定派创派始祖。
  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笔掭自宋代面世时起,器形就以小浅碟状为主,一掌可握,造型多为片形、树叶形或荷叶形,方便毛笔匀沾墨汁。明代的笔掭基础上沿袭宋代形制,多为名贵材质或名工之作,造型式样全部很精美。明代晚期,笔掭已是文房常设用具,官窑和民窑全部大量烧制,不一样器形和材质的笔掭,彰显着使用者的品位喜好和艺术趣味。到清代,伴随墨盒的兴起,笔掭的实用性深入下降,更多是作为赏玩的文房雅物出现在文人的书斋案头,造型图案上也是极尽巧思,制作时十分重视细节,务求典雅,意取吉祥,从根本上迎合大家观览赏玩的审美情趣。图7,图8
  臂搁又称秘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臂搁这种文房用具,今人能够了解其用途的已经不多了,但在旧时,它却是书房中的必备。臂搁的材质很多,有竹子、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子的最为常见。宋人林洪在文房图赞一书中给臂搁起了一个有姓有名的称呼“竺可冯”: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士。“冯”是“凭”的古字,“凭”意为依着、靠着。此竹可凭,清楚点出了此物的用途和功效。在众多的书房清供中,臂搁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刻制题材有取座右铭为警策,有刻诗画认为欣赏,有

2021年书香墨韵的文房清供-书香墨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