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俄罗斯少数民族契丹族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诗词中少数民族女性的文化审美品质探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俄罗斯少数民族契丹族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诗词中少数民族女性的文化审美品质探源
内容提要: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中杰出的诗人,其诗反应了辽人以武力立国的精神和北方游牧民族怙强恃勇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契丹妇女豪健尚武的“大丈夫气”,含有鲜明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她的诗有一个雄悍朴野之气。诗中张扬着草原民族剽悍、勇武、狂放、刚健的民族性格,渗透着强烈的北方文化意识、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精神,也折射出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关键词:契丹族 诗人 萧观音 诗词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女诗人,她的作品代表了辽代诗坛的一个高峰,她和另一个杰出的契丹族女诗人萧瑟瑟并驾齐驱,组成了辽代妇女文学光照文坛的双子星座,在辽代大放异彩。萧观音今存作品诗四首,词十首,文一篇,即使数量不多,皆为。极具契丹民族文化特征和契丹女性的个性化特点。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三则称“其词既属长短句,十阙一律。以气格言,尤必不可谓诗。音节入古,香艳入骨,自是花间之遗。北宋人未易克办。南渡不论,金元更何论焉。”当代学者吴梅在辽金元文学史评曰“词义并茂,有宋人所不及者,谓非山川灵秀之气独钟于后不可也。”这些评价均指出了萧观音这位女性诗人和众不一样之处。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后代,萧观音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艺术气质,敏锐的审美感受和超群的艺术才华,在诗词中表现出比较鲜明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她生活在契丹族当政的辽代,当初各民族文化的充足融合,在她的作品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简明分析。
  一
  不一样的民族发明了不一样的文化,而不一样的文化又陶铸了不一样的民族性格,萧观音的创作在思想内涵上就表现了北方民族的文化神韵。萧观音(1040-1075)是辽代才华横溢而又品德贤淑的宫廷女性,她是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妻。重颐十二年(1043年)耶律洪基进封为燕赵国王,纳年仅四岁的萧观音为妃,清宁元年(1055年)八月道宗即位,12月册为皇后,第二年文武百官上尊为懿德皇后。大康元年,因宫廷内部的相互倾轧,被诬和伶官有私,被赐自杀。乾统初年,追谥宣德皇后。正值青春年华却含冤而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辽史・后妃传卷七十一记载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好音乐”,而且她能文能武,性格豪放,个性鲜明,北方少数民族禀有的雄深浑厚之气,峻厉豪迈之俗无不浸染着这位宫廷女性,使她的内在精神和诗文创作全部积淀了深厚的北方民族的气质。
  因为生活方法、社会形态的不一样,契丹等北方民族含有不一样于中原汉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契丹族本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源出鲜卑,是鲜卑宇文部的一支。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她们就活动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以车帐为家,逐水草木放牧。辽史・营卫志记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因此限南北也。”长城南北生产方法、生活方法的不一样形成了契丹族强悍尚武、直率质朴的民族性格。而契丹女性和男性一样流转迁徙于草原、大漠上,她们亲自参加家务劳动、生产活动,甚至对外征战。比如在辽代契丹妇女的墓葬中,曾经出土墓主手边放置的匕首①,还有的契丹妇女墓葬发掘出全套的马具和兵器②,可见她们同男性一样禀有崇武尚勇的精神。尤其在入主中原以后她们观念开放,较少受到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也没有男尊女卑的偏见,骑射练武,尚武精神仍时时表现出来。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女性,萧观音就含有落拓不羁的男儿性格和勇敢尚武、豪迈张扬的个性气质。她的诗有一个雄悍朴野之气。她尤为欣赏含有阳刚之美的场面,以表现内心波澜激荡的情感,对狩猎一类的活动不但参加而且赞赏。清宁二年八月,萧观音随道宗在秋山射猎,行至伏虎林,道宗命萧观音赋诗,萧观音应声曰:“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敢猛虎不投降。”(伏虎林侍制)这首以狩猎为题材的七言绝句歌颂了辽国及道宗的声威,想象奇特,意境宏阔,有如大漠雄风,含有横扫南邦北宋和东邻高丽而一统天下的雄心。诗风豪迈粗犷,雄浑中有豪放,豪放之中又流露出狂放不羁、粗犷桀骜的草原躬马生活的意趣。这哪里像是出自纤纤女性的手笔,俨然一副飒飒男儿、志气横天的英雄气概。又如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更显著的表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在豪放之中有霸气十足之势。“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四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寓有交泰,应知无古今。”这首五律歌颂了辽国的文治,诗人盛赞王朝承天永业之际,表现出经纶天地、股肱八方的雄才伟略,尤其是“文章通谷蠡”,“谷蠡”指匈奴藩王的封号,“声教薄鸡林”,“鸡

2021年俄罗斯少数民族契丹族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诗词中少数民族女性的文化审美品质探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