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农作物药害症状和补救方法农药药害的补救方法.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作物药害症状和补救方法农药药害的补救方法

     现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多种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农作物药害现象难免发生。所以,掌握农作物药害的类型、症状及补救方法,立即采取方法补救,是安全使用农药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农作物药害的类型和症状
  农作物药害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不一样的类型。
  1、急性型药害。这种药害含有发生快,症状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就可出现症状。表现为作物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其详细部位受害症状表现是:
  1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或变厚发脆、腐烂等。
  2种子受害。表现为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迟缓等。这种药害多是因为过量使用农药或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妥所致。
  3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
  2、慢性型药害。这种药害,施药后症状不能立刻表现出来,含有一定的潜伏性。但生长受阻,果实和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往往极难诊疗,易和其它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疗时,可采取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
  3、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的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种子发芽阶段显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疗,轻易和肥害混淆。诊疗时可采取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农药使用史;土壤测定等方法,以防误诊。
  二、农作物药害的补救方法
  化学防治病、虫、草、鼠害仍是一个确保作物取得高产稳定的应急手段,不要因为化学防治轻易使作物产生药害而因噎废食,从而放弃化学防治。衣作物发生药害后,并不是无法进行补救,但补救的关键是立即、对症。
  从作物生理的度角来讲,应裉裾受害程度区分对待;对幼芽、幼苗受害较轻的田块,要加强培育管理。可合适补施部分氮肥,以促进幼苗早发和健壮生长;对受害达成30%以上的田块,要立刻补种、补植,以确保其基础基数,努力争取后继作物丰产;对植株受害较重的地块,应立刻进行灌水,增施钾肥;对受害尤其严重,无法进行补救的地块,要立刻改种,努力争取后继作物丰产,把灾难降低到最低程度。
  农作物发生药害后,除尤其严重无法进行补救的外,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补救:
  1、水洗法。内吸性除草剂如杀草丹等用量过大造成药害时,应立刻放水冲洗或喷雾清洗,以洗掉作物上还未被吸收的药液,减轻残留的药液对作物继续危害。通常地洗后3次即町见新叶,失绿叶片开始着色,7~10天即町恢复。
  2、排灌法。对使用2甲4氯、2,4-D丁酯乳油等化学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先用大水串灌,冲淡药液浓度,后排水露田,连续灌跑马水1~2次,最终灌新水,并结合追施速效氮肥,亩追施尿素8~ 10千克,促进受害,植株恢复其生理功效。假如产生药害的是酸性农药,还可在浇灌水中加入生石灰,加速农药分解,减轻药害。

2021年农作物药害症状和补救方法农药药害的补救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