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随想随想
1998年初,我受奥地利联邦政府艺术部的邀请赴维也纳在其艺术家工作室创作和交流了3个月,在维也纳创作交流期间,有幸参观了奥地利应用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创作艺术学院、维也纳大学艺术学院等,发觉全部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必需学习绘画材料课,掌握你可能用到的多种材料的性质。这些材料不但是纸和笔等等,还包含多种金属,多种多样你可能用上的原料。教学中老师重在发觉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索能力、动手能力、启迪个性化创作。当看到一块巨大的不锈钢、废弃的旧车床,被人做成艺术品时,你会感到那种力量,感到我们人类是多么了不起。我每个星期全部有两三天去参观维也纳的画廊,每次全部能感受到新东西的出现。人是那么富有发明力,那么不可思议。
联想到自己的创作,个性意识屈从于群体意识,绘画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发生的事情,仅仅是纸、笔和颜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绘画的基础早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绘画的空间被大大拓展开来。人类已不再仅仅是用笔在纸、布和墙壁上绘画,而是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材料,在一切能够想像中被设计出来,并能够在操作中去实现的物质和空间中绘画创作。
正是在这么一个绘画的材料基础和绘画意识发生革命性的基础上,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绘画以日新月异的节奏产生了万花筒般的景象,流派纷呈,万象更新的局面。
“传统”意味着过去,“当代”标志着今天,今天当然需要对传统的继承,但更需要对当代的发扬光大。罗丹说过“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她自己所想的东西”,探索未来要勇于道出他人所不敢道出的语言,闯出大家不敢为的路子。这就极其需要有胆识的先锋去探险,也极其需要有鉴赏力的评论家为新的探索鸣锣开道。
“继承”和“创新”是既相互联络又有区分,关键在于区分。没有区分就无所谓创新,没有明确的创新方向,没有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就无所谓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名垂千史。“笔墨当随时代”是不变的真理。
经过艺术风格总是和艺术实践和艺术观紧密相连的,即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关键经过对艺术形式探索得到表现。艺术家的独特心境终究要以某种形式表示,这种形式是艺术家精神的凝结。也正是有了一个适宜于表示自我的形式风格,艺术家才能够尽情地浸淫其间,留下真实的精神印迹。歌德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能够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作为画家情感是经过一笔一墨倾心地、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逐步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画家对于某种形式的把握。每个艺术家独特的形式风格全部于她本身对于某个自然形态的直觉和感知能力,由现实美激发的情感反应,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这是一个充满着灵性内容的、力量的肯定和欣赏,对发明性感到惊奇和骄傲。
形式和内容是一并思索的,所以,绝不应该把形式看成是内容的附庸或某种手段,应该肯定形式本身就是审美对象。艺术发明的特征和现代审美要求的特征,全部要求我们必需把艺术风格的独特征、艺术家个人的独特征作为创新的重大课题来突破。毫无疑问只有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性质有了独到的发觉、有了独创性的客观依据、有了独创性表现的主观要求、并对应地在艺术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独创性的艺术风格才能立得起来。关键问题是作为画家成熟标志的独创的艺术风格里,怎样蕴藏着社会意义,怎样概括时代精神,以崭新的含有当代文化素养、当代心理素质
2021年创作随想随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