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再诠释:黑格尔的辩证法
摘要:黑格尔辩证法是一个纯粹概念的逻辑思维本身演进过程。马克思经过对黑格尔哲学圆圈“秘密”的揭橥进而批判和克服了其思辨的唯心主义体系,从而为自己建立有关现实的人感性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做好了准备,进而在继承“作为推进标准和发明标准的否定性辩证法”的基础上,全方面超越了古典哲学的“思辨的一切幻想”。
关键词:辩证法; 黑格尔; 哲学圆圈; 继承; 超越
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对后者进行“颠倒”改造后完成了超越,使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辨辩证法变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这种论断多年来在学界中引发了失之简单化的质疑。邓晓芒教授认为:“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把握将使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研究中不是停留于表面词句,而有可能进入其内在的灵魂。”〈1〉到底什么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到底是怎样批判地扬弃黑格尔辩证法的?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分析和厘清黑格尔辩证法的哲学意义,从而深入探求马克思是怎样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超越的。
一、 黑格尔辩证法的“圆圈”: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和逻辑学中理念的统一或概念的回归
辩证法(dialectic)一词来自古希腊哲学用语,系从dialego一词得来,其本意是“讨论”。当初被用来说明古希腊哲学家们经过公共性质的讨论以求达成对一个问题的真实立场的那种哲学对话。〈2〉邓晓芒教授在其著作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中追溯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起源:一是语言学的起源,一是生存论的起源。这二者表现为黑格尔对古希腊哲学中“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于黑格尔辩证法来说,从精神现象学到逻辑学,存在着从自我意识的抽象思维到理念的单纯统一(或是概念)再到自由的自然这么一个理论圆圈。这其中使自我意思的抽象思维上升为理念的单纯统一的方法论便是著名的“作为推进标准和发明标准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谈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肯定要从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的起源地――上述理论圆圈中开始。
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以“感性确定性”为开端为自我意识建立起了一个绝正确王国。她说当我们要以什么尺度来要求、分析意识时,我们能够使用的恰恰是要求和分析的对象,也就是说意识既是分析的对象也是用来要求的尺度,意识是自己建立并要求本身的。“牢切记住,概念和对象,为她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这两个步骤全部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个知识本身之内。因此我们不需要携带我们的尺度来,也不需要在考察研究的时候应用我们的看法和思想……”〈3〉这么一来在这个绝正确意识王国里意识作为自己的依据和演进对象,在一次次的考察本身时,意识在不一样层次上将本身之外的对象不停纳入自己的领域,经过不停验证直到产生出一个统一的、和意识本身同一的对象出来。纯粹意识在这里便以一个潜在的方法秘密地存在了,一个抛弃了现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抽象概念开始自我发展起来,并在其后逻辑学一书中深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假如说精神现象学的开端是“感性确定性”,那么逻辑学的开端便是纯粹的直接性的“有”。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将分析的方法限制在纯粹的概念和概念的关系中,在否定性辩证法的方法论下,将概念萃取为绝正确概念统一,即概念和对象统一的本身完善的理念。黑格尔承精神现象学所建立的意识的潜能之势,从逻辑学视角渐进地展开了纯粹
2021年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再诠释-黑格尔的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