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的烙印暗之烙印
� 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些时日了,但就是在那家小店里站了那么一会儿,却给我留下了挥抹不去的烙印。 � 那是年前回乡下老家过年的时候,我去我们村上的那个小店里买些过年的东西。这家商店很小,只有一间小房子,但买东西的人却很多。我就站在小店的过道里等着。
� “给我拿两挂火鞭(鞭炮)。”年近50岁的我的一位异姓大叔说。
� “好,要多小响的?”店主问。
� “上边摆的那是多些的?”大叔用手指了指柜台的顶层。
� “那是500和1000个头的。”店主说。
� “不行,太大了,有小的吗?”大叔又问。
� “有。”店主说:“200的和100的,没有再小的了。”
� “那就给我拿一挂100的吧。”大叔低着头说。
� “好,那还要其它的东西吗?”店主又问。
� “要,再关键点菜和酒什么的。”
� “我说弟兄,到年了,咱可先把话说到前面,以前的账能够不结,但今天不赊账,一很现钱。”店主强调 。
� “大哥,你放心,我有,带钱来了。过年了,弄了点钱。”大叔尴尬地笑着说道。
� 大叔买完了东西,接着是我本姓的一位名叫喜儿的大哥。她是我小课时的同学。
� 大叔,拿几包烟。”喜儿说。
� “嗯,什么牌的?‘大鸡’的行吗?”店主问。
� “‘大鸡’的多少钱了?”喜儿问。
� “还没涨价,还是两块二。”
� “贵了点,‘宏图’的多少钱?”喜儿又问。
� “‘宏图’的贵了,和‘大鸡’的一样钱,两块二。”店主说。
� “这么贵了,什么时候涨的价,那――一块来钱的全部是有什么牌子的?”喜儿看了看我,声音很小地说。
� 店主翻了翻柜台,说:“一块来钱的全部没有了,昨天就卖完了,得到明天才能有货。”
� “那要不,等明天来货了再说吧。”说着,喜儿就出了小店的门。
� 喜儿走了,还有多个人在等着,我无聊翻着那些店主用来包装糖呆的报纸。“2021年,全县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2689元……”“本市金融系统为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看到这些文字和数字,再想想大叔和喜儿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立时就模糊了。直到现在,我的眼睛依然是模模糊糊……
2021年小店的烙印暗之烙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