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米勒微博.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米勒微博
一   我们这里所说的“米勒预言”特指美国现代著名的解构主义文艺理论家希利斯・米勒 Miller,1928-有关电信时代“文学研究终止论”的论断。标题则显然是对李泽厚先生批判哲学的批判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借用。
  米勒是美国厄湾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英文和比较文学教授。北美当代语言学会(MLA)和。米勒是中国学术理论界颇为熟悉的一位老好友,她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曾数次来中国际学术会议,并兼任中国多所大学的声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米勒秉承德里达Jacques Drrida,1930-2021等解构主义者惯有的学术范式,不停挑战“经典”和“定论”,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界掀起一次又一次理论风潮。“文学终止论”就是多年由她而起在我国乃至国际文学理论界引发热烈讨论的一个敏感话题。
  1997年第4期的文学评论发表了米勒的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一文。其后,在文艺报和国外理论动态等报刊上,又分别译载了米勒的部分看法大致相同的文章。这些文章还只是米勒思索“全球化”对文学所造成影响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还只初步提出了她相关“文学终止论”的部分主张。这时候,米勒在中国文艺理论界的影响还未形成大气候,同时她提出的命题当然叫人警醒,但还不是极端刺耳,因此,即使也在一定程度引发大家的注意,但并没有引发剧烈争论。
  真正让大家感到振聋发聩的是她于2021年第1期发表于文学评论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严格说来,这篇文章是米勒对以前思索进行全方面整合后,将略显零碎的部分思想重新梳理而成的。米勒在她这篇篇幅短小,对文艺理论界却不啻是一个重磅炸弹的文章中,从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开始提问,依次叙述了印刷技术和电影、电视、电话和国际互联网这些电信技术对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写作的影响,提出:“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原因倒在其次。哲学、心理分析学也在灾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轻,越来越少的人真正花大量的时间阅读被称为经典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少的人受到文学阅读的决定性的影响。收音机、电视、电影、流行音乐,还有因特网,在塑造大家的信仰和价值观和用虚幻的世界填补大家的心灵和情感的空缺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虚拟的现实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世界在诱导大家的情感、行为和价值判定方面发挥着最大的述行效能performative efficacy。米勒认可,德里达明信片中的这段话,在她心中引发的极大震撼和共鸣。她想要了解,在一个没有了文学、情书、哲学、精神分析这些最关键的人文学科的世界里,将会是什么样子?!在此基础上,米勒提出其结论:“假如德里达是正确而我相信它是正确,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经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原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止。”②
  米勒的“文学研究终止论”一出,立刻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巨大反响,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部被吸引到这位有点特立独行的,对中国似乎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奇人奇论上来了。反对者有之,赞同之声更是不绝于耳。我国比较文学界和文艺理论界的学人全部不一样程度地介入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发表了大量有看法的文章。这表现了中国学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表明我们正以开放、主动的姿态参加到国际学术对话中。本文拟就这些年来我国针对“米勒预言”所发表的部分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看法进行一番爬梳,以求将问题的讨论引入更深的思索层面。
  二
  大致说来,正如邢建昌、秦志敏在文艺报2021年5月17日发表的文章中所言,我国对“米勒预言”的意见分为两种态度:一个是不赞成预言,认为只要基础的人生焦虑存在,以化解人生焦虑为旨归的文学研究就必定存在;另一个则持相反意见,应和“米勒预言”,主张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理论死了,应该离开文学和文学研究去搞时尚、美女、楼盘、别墅等所谓的研究。③
  第一个意见的代表人物是童庆炳先生。童先生从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这个视角出发,对“米勒预言”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她前后发表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和米勒先生对话、文学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学入口等主要文章和米勒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童先生指出:“文学和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是存在于媒体的改变?还是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假如我们依然把文学界定为人类情感的表现的话,那么我认为,文学现在存在和未来存在的理由在后者,而不在前者。诚然,文学是永远在改变发展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文学。不过,文学改

2021年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米勒微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