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掘金越界掘金.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掘金越界掘金
1993年“下海”,两年转了三家媒体。他人“下海”经商,我“下海”折腾仍跳不出文化圈。不过此圈非彼圈,广东的文化圈空前浮躁,极少有些人潜心静神搞文学。我未能脱俗,工作之余写部分凭空捏造的“纪实文学”骗钱。广东的报刊闹稿荒,本土作家几乎不写作,外地作家又写不出迎合广东读者口味的文章,于是轮到“客家作家”唱大戏。
  要说浮躁,香港比广东更浮躁。香港出版人冷夏计划出一套“香港名人传记”丛书,竟找不到一个香港作家愿意操刀。香港不是没有作家,但像金庸、倪匡、梁羽生、亦舒等会为名不见经传的出版人冷夏写书吗?冷夏何许人呀?说起来挺吓人的,香港名流出版社社长!其实,在香港想做出版社社长太轻易,花几十港币注册一个就是。当初,名流出版社一本书也没出版过,尚处皮包企业阶段。冷夏是土生土长的广东某媒体记者,找了个在暨南大学读书的香港女生做老婆,随妻移居香港。冷夏没有其余谋生本事,发觉注册出版社那么轻易,便弄一个社长大人的头衔唬人。
  香港人恐吓内地人还真轻易。1994年冬我听说香港出版社社长看中了我,还真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这情景,就像当初内地官员听说来了个香港投资商一样激动。我什么条件全部没讲,就答应写其中一本李小龙传。冷夏开出的条件是:不拿稿酬写书稿,由冷夏另署名在香港出版,而大陆版权归书稿作者。冷夏为何如此抠门,一来她原来就是内地人,摸透了内地作者的心理;二来,她能弄到资料内地作者弄不到当初去一趟香港,光办证就得8000元人民币。我那时在广州当代人报做一版xx,当晚班,只能牺牲白天睡觉的时间写作。三个月后交稿,冷夏评价:是丛书中质量最高的一部。海外版署名“蓝潮”出版,大陆版本则是我的名字,于1995年5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香港的出版业完全市场化,追逐利润是她们的最高目标。出版商无须对社会、对艺术负责,粗制滥造成为她们的一致行动。香港回归,带旺了香港书,几年功夫,我在香港和大陆出版了一大摞书。当初确实有些小得意:“高产”、“著作等身”、“风行海外”,不简单啊!尤其是九七回归前,香港热达成高潮,南方日报曾做过九七回归看书市,香港概念牛气冲天的整版专题报道,祝春亭“赴港掘金”也成为专版的热点话题之一。一个江西老表,几乎写尽了香港大富豪,写全了香港百年商战大事,占天时地利的香港作家和广东作家没做到,祝春亭却做到了!
  有热便有冷。香港概念热过几年,到香港回归后陡然降温。冷寂下来沉思,我为我的行为汗颜。不采访,不调研,仅靠出版商提供材料草率成书,我纯粹成了出版商盈利的工具,一个没有思想的职业枪手。出书太轻易,出书也太多,我感到厌倦了。
  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我对文学是多么的虔诚,为她呕心沥血,走火入魔。收获虽少,也没造成什么影响,但心中有一个固执的高尚感。
  我何时能够回归文学?
  我的这种心态,是大多数“下海”作家的普遍心态。周梅森、熊召政投笔从商后又弃商从文;我的挚友刘勇在商海风光了十年,重新拿起笔做职业电视剧编剧。我们这一代作家,不论成大器的,还是小有名气的,全部曾做过宏大的文学梦。
  我重拾文学梦,还得从1995年说起。冷夏在计划香港名人传记丛书的同时,还准备做一部全方面反应香港百年商战史的长篇汇报文学。冷夏看过我的李小龙传手稿后,决定由我和辛磊共同完成这部书稿。辛磊是广州人,时任某杂志社总编,她是诗

2021年掘金越界掘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