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备考高三复习计划.doc2017高三备考高三复习计划
好的高三全年的规划备考安排,有益于一年的高效复习和安排,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2017高三备考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高三备考
语文是高考首考科目,也是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学科。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主动适应使用全国卷省份调整,全国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这9套试卷折射出高考命题改革的哪些趋势呢?
引领学生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今年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之一。全国I、Ⅱ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对学生积累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都有积极作用。
全国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一代通儒顾炎武”最后一道问题谈到,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考生就此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问题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锐意进取
全国I卷的文学阅读试题选取作家李锐的小说《锄》,呈现了吕梁山区一角的农村在城镇化、工业化洪流中的一幕现实,通过农民六安爷以锄地为“过瘾”的情节设置及大段对劳作的深情描绘,传达出乡土社会对绿色发展的渴望,发人深思。
上海卷文学阅读试题选取的《湖殇》一文,一改通常山水散文的单一抒情笔调,通过描绘艾比湖三十年间的急剧变化,直抒胸臆地写出了对湖泊之“殇”的悲恸,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这一严峻现实进行了反思。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无论是《锄》还是《湖殇》,都不仅反映了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心理诉求。
今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考生在2017年高考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考生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数学是很多考生的噩梦,相当部分的考生连题目都做不完。其实,这是因为数学是对人思维水平的最好检验。题量和难度都是刻意设置的,而今后恐怕只会越来越难。
突出选拔性,注重逻辑推理能力考查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看来,今年的数学全国卷提高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试题的比例,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考查考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能力。
例如,全国Ⅰ卷第7题将函数奇偶性、函数导数与函数图像等知识迁移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结合图形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而各卷立体几何题的设计,将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有机结合,突出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淡化特殊技巧,考查通用数学方法
从今年的全国Ⅱ卷理科数学试题上看,命题更加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全国Ⅱ卷的第11、18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12、21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第4、16题则重点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重视实际应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也体现了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考生的现实生活的特点。
比如,全国Ⅰ卷第4题的情景涉及公司班车,第16题为高科技企业产品利润,第19题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全国Ⅱ卷第18题为保险费用的设计,文科第8题情景为交通灯设计。全国Ⅲ卷第4题的情景为旅游城市的气温统计,第18题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此外,今年的数学试题设计努力发掘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例如,全国Ⅱ卷第8题的程序框图考查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求多项式值的算法,可以通过解题使考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今后的高考数学命题,更多是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一类题,通过这道题让考生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解决某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法,从而达到检查能力水平的目的。
同时,命题还会充分考虑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通
2017高三备考高三复习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