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诗人:中国最牛的诗人
唐开元中有三位著名诗人,即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这三人全部是当初“边塞诗派”的大师级人物。三人中王之涣是长兄,大王昌龄十岁,大高适十四岁。因为性情及对诗歌的审美情趣相近,三人形成“诗歌沙龙”,常常一起出行伴游,饮酒赋诗。
有一年冬日,天降小雪,三位诗人闲来无事,踏雪出行,同去旗亭饮酒。几乎和她们同时走进旗亭的还有十数位梨园伶官。王之涣她们便躲进隔壁的一个小雅间里,一边围炉烤火,一边听伶官们的演唱。
正听得兴致时,又有四位长得出水芙蓉般的妙龄女子登上楼阁,她们全部是京城著名度颇高的歌伎。
唐代的作曲家选择歌词颇为挑剔,常常搜罗著名诗人的名篇,谱上曲子,让伶官和歌伎们演唱。当初,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诗坛的名气全部很大,但难分谁的人气儿最旺,谁是最牛的诗人。她们料到这四位歌伎,今日肯定要饮酒唱诗,便约定,长得最端庄、唱得最动听的那个,演唱谁的诗,谁就是最牛的诗人。
不多时,四个女子果然唱了起来,琵琶声起,头一个唱出的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她的诗挑了头,自然手舞足蹈,连忙在墙壁上划了一个记号,笑说:“我的诗排了头名。”
不一会儿,另一女子又唱道:
开箧泪�臆, 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也欣喜地在墙壁上划了记号,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拙作哭单父梁九少府。”
这第二个唱的又不是王之涣的诗。她想:别急,第三个肯定要唱我的诗。结果唱的却是: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之三。不说王昌龄得意得笑逐颜开,只说那王之涣毫无慌乱,胸有成竹地说:“凭她们的嗓音、相貌,也只配唱唱你们那些俗曲。瞧着吧,那位压轴的佳丽,一定会唱我的诗,不然我甘拜下风,以二位老弟为师。不过,她若是真的唱了我的诗,我就是我们三人中最牛的诗人,你俩要拜我为师。”
比王之涣年少的王昌龄、高适,全部点头表示认可。
不多时,琵琶声又起,只闻大弦嘈嘈,小弦切切,那真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这琵琶声交融在一起的恰是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她快乐地跳了起来,没有一点儿掩饰地说:“二位老弟,我不是狂妄瞎吹吧?”
三位诗人开怀大笑,邻座的伶官和歌伎不知其故,惊奇不已,诗大家便步出雅间,道破她们打赌一事,伶官和歌伎们听了轰然大笑,随之邀三位诗人一起饮酒吟诗,直至黄昏兴尽而散。
凉州词不
2021年最牛的诗人-中国最牛的诗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