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民间慈善 常梦:民间慈善要“忙”上减“盲”.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民间慈善_常梦:民间慈善要“忙”上减“盲”民间慈善_常梦:民间慈善要“忙”上减“盲”
常梦认为,民间慈善机构应该走向市场,变成一个有收入、能自我运转的机构。“但必需做两本账,一本是募集的慈善基金账,另一本是服务性收入的账,二者必需严格分开。”   
  摄影/本刊记者 李樱
  初见常梦,素净的白色羽绒服上沾染了灰土,略显凌乱的头发随意扎成一束马尾,脸色腊黄,未施粉黛,眼睛有些浮肿。正闹更年期的她脾气有些急。
  常梦曾受托创办北京市通州区关爱中心,这是一家以照料单亲家庭残疾儿童为主的民间慈善机构,她任中心主任。
  废墟上重建关爱中心
  关爱中心在通州区徐辛庄镇内军庄村,远离城市。出城铁通州北苑站,面包车一路向北,还要开半小时才能抵达。中心大院和周围村民的房舍无异,只是喷涂在大门上的“北京市通州区关爱中心”多个血红大字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孤独。
  这里本是一所废弃的小学校。2021年8月,已在公益圈中小有名气的常梦自愿接手负债达16万多元的原北京智灵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为了节约开支,2021年初,常梦将基地从朝阳区平房东口迁到了这里,“因为房租低啊。”为了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关爱中心,常梦得了个“常建设”的外号。“刚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乱,杂草长得比人全部高。光清理垃圾就花了3个月,加固、兴建房子又花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人手不够,她就自己动手,还把好些好友全部忽悠过来帮忙。钱不够,就一分一厘地抠,连建筑工人全部被鼓动着“少收点工钱、奉献点爱心”。
  2021年11月8日,整修一新的通州关爱中心正式成立,二十多名残疾孩子开始了在关爱中心的新生活。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和发展,现在的中心院内建起了小花园,建成了120平方米的康复室,洗衣房、公共浴室、模拟家庭环境部署的“重温母爱阳光家庭”一应俱全。站在院子里,常梦一边指点一边告诉记者:接送孩子的面包车是德国符腾堡银行送的,取暖的40吨煤是新加坡商会给买的,刚建好的新食堂是荷兰俱乐部出资23万新建的,食堂里的灯具是中国企业捐赠的、厨具是比利时企业赞助的、洁具是日本企业赠予的。“这儿就是个小小的联合国。善的力量在这儿凝聚。”
  每个孩子全部是一棵“通天杨”
  孤女小梦雁一岁多时来到关爱中心。当初,这个患有先天性内脏畸形的可怜孩子长着三个肾,其中两个重合畸形。为了挽救小梦雁的生命,常梦没日没夜、东奔西忙,争取慈善捐助。2021年7月11日早上8点10分,得到中国儿童期望基金会资助的小梦雁被推进了手术室。常梦在手术室外焦虑地等候了整整六个半小时。手术成功了,常梦却一下子瘫在了地上。
  和小梦雁一样,在关爱中心生活的每一个孩子全部有一段不幸的遭遇。常梦怜惜她们,关爱她们,像亲母亲一样。每来一个孩子,常梦便会种下一棵“通天杨”,并在树上挂上她她的名字,祝福她她像“通天杨”一样生命顽强、正直向上。因为新建食堂,有六棵“通天杨”被无奈地砍去。跟树的生死轮回一样,中心托养的孩子和来这里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换了一拨又一拨。惟有“常母亲”一直坚守在这里。2021年12月,“21年为残疾儿童奉献爱心”的常梦入选“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婚姻受挫创办“北京知音沙龙”
  谁曾想到,为残疾儿童带来温暖和期望的常梦也曾有过一段昏暗的人生。
  常梦出生在北京一个殷实富裕的高干家庭。父亲是曾享誉京城的工艺美术大师“面人常”

2021年民间慈善 常梦:民间慈善要“忙”上减“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