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情资料】第十期
目录
决策者语 2
坚定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 2
引人才促创新塑品牌 4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4
拿出更多钱支持自主创新 5
书记“支招”传授领导艺术 6
文化教育 7
康有为首次入佛山市志 7
输血靠项目造血靠干部 9
借书也有了“ATM机” 10
用先进理念引领中心城区教育发展 11
提升师德师能促进教育发展 12
科技进步 13
我市专利纠纷案“井喷” 14
我市编制蜂窝板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14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 15
公共行政 15
佛山市政府网荣获第一名 15
百村巡回培训普及用药知识 16
投入逾200亿元加快水利建设 16
由信息发布转向应用服务 17
市五项重点工作接受专项督查 18
我市公布2011~2012年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5% 18
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9
佛山夺取三项第一 20
经济透视 20
品牌盛典揭晓62个大奖 20
中国驰名商标增至65件 21
陶企转型再添新动力 22
佛山男女比例失衡高于全省全 24
城市建设 28
物联网助力产业走高速 28
还原梦里水乡打造宜居新城 28
佛山再次被确认“国家卫生城市” 30
海寿渡口管理模式全市推广 30
三套运行机制推着新城快跑 31
佛山跻身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十强 33
企业管理 33
企业安全生产引入中介服务 33
九成中小企可共享名牌抱团发展 34
发展清洁生产加速产业转型 35
400佛企巧用网站降成本 40
我市制定各级标准达686 项 40
建筑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决定 41
农村农业 42
广东万顷洋园艺世界下月开建 42
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是农业发展必由之路 43
每年拨3000万助农村改貌 44
陈村花卉世界向旅游经济转型 46
十年改造成生态公益林示范区 46
“佛山绿岛”获殊荣 47
两会专题 47
立足“六个坚持”创新人大工作 47
走近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49
决策者语
坚定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
在第十一个全、市政法委书记周天明发表文章《坚定法治信仰培育法治精神——推进佛山法治文化建设》,要求通过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和政府部门的执法行为,规范和引导全体市民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培育强烈的法治意识。
文章指出,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
“六五”普法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文化作为凝聚民心,激发活力的源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近年来,我市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紧扣建设法治佛山、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努力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精神,使法治意识融入每一个市民的内心,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意识和共同追求。过去五年,各级普法部门和机构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法治社区、法治讲坛、法治广场、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作了大量的法制动漫、法治书画、法治文学,全市初步形成了“人人知法守法,事事依法遵法”的氛围。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要通过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和政府部门的执法行为,规范和引导全体市民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培
2011年【市情资料】第十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