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六十年风雨一同怀风雨怀人馆诗草.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十年风雨一同怀风雨怀人馆诗草
1946年夏天,我和夫人宋王争到了晋冀鲁豫解放区,中央局组织部把我们分配到创办很快的人民日报社。报社的同志们大全部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从事新闻工作的,xx部和通讯采访部的骨干,大全部比我们大三五岁,我们自然把她们看成老大哥老大姐,李庄是其中一位。我们原先在“大后方”重庆读大学新闻系,喜爱南方局的新华日报,间或也能看到解放区的同名报纸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心向往之,可谓神交已久。我们在南方局青年组率领下从事民主运动,抗战胜利以后,在一度看来“和平民主新阶段”马上到来的时候,经南方局同意,到河南开封参加创办民间报纸中国时报,一边办报一边依靠这家报社建立秘密工作据点。半年后大规模内战爆发,我们在国民党统治区难以存身,转入早已向往的解放区。到了人民日报社以后,曾经看到过开封中国时报的部分同志对我们说,她们猜想这家报社里一定有“我们自己的人”。即使我们来自“另一个天地”,不过到了这里并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没有怎么“磨合”就融洽起来。我们以为,老大哥老大姐们对我们是了解的,爱惜的。
  直到快要六十年后,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当年的友谊仍然浓郁。老大哥李庄生前最终病重住院,我和夫人宋王争去探望,她已经只能靠插管维持生命,基础上处于失语状态,还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放,另一只手伸出四个指头,亲切地看着我,发出喃喃的声音。护士能听懂她的意思,是说她比我大四岁。仍然是老大哥对小弟弟依依不舍的感情。
  初识李庄
  我对李庄同志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的头一件事情,是由她和安岗同志“过于主动”地“组织”和发表的一条新闻引发的。
  当初的人民日报,平时天天只出对开两版,第一版是时事版,第二版是地方版。那年8月初,第二版头条位置登出一条轰动一时的新闻:翟士贤献田。翟家就在报社驻地周围,是当地三大地主之一。翟士贤本人则是30年代初上中学的时候就入党的一位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奋不顾身做出不少贡献,当初是北方大学教员。根据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有关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指示,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刚刚展开。依据“五四指示”的精神,为了降低土地改革的阻力,说服开明地主主动地把土地全部权献给无地缺地的农民,原来是一件好事情。太行区党委、武安县委全部号召“向翟士贤同志学习”。这条新闻是通讯采访部责任人安岗、李庄为了宣传依据“五四指示”进行的土地改革,抓经典,安排记者采写的。到了以后,土地改革运动越来越过火,献田被定为阻碍群众斗争的“方向性错误”。翟士贤在北方大学遭到批斗,为此坎坷一生。安岗、李庄则在报上公开作了“检讨”,上纲说自己“因为没有果断站在农民的立场,不自觉地扭到了地主方面”。
  当初我对于这件事情是想不通的,对土地改革运动中的过火的做法也是心怀疑惧的。但也只能告诫自己,有这种情绪是因为自己的立场感情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对于这两位老大哥在报上作公开检讨,我心里有说不清也说不出的难受。实际上并不认为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同时又提醒自己,作为刚到解放区很快的知识分子,更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立场”。
  以后逐步知道,李庄尤其克己谦让,成了报社里大家认为“最善于做检讨”的人。在报社通讯采访部同时也是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安岗是第一把手,李庄是第二把手。关键是安岗出主意的事情,受到了上级批评,也多是由李庄执笔写检讨,共同负责。在工

2021年六十年风雨一同怀风雨怀人馆诗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