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共振感情依靠 “感情共振式采访”.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共振感情依靠_“感情共振式采访”共振感情依靠_“感情共振式采访”
新闻写作的一切方法和技巧,全部是利用新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没有鲜活、生动的材料,怎么能写出有深度、有影响,能够打动读者的好新闻?那么,怎样采访才能取得鲜活、生动的新闻材料呢?我和同事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表明,“感情共振式采访”是个好方法。
  采访,需要感情
  作为专门跑“三农”的记者,无疑要常下乡采访。不过,回想过去,笔者和部分记者一样,下乡大全部是“出门坐吉普,直奔乡政府;早晨村里转,中午去饭店;酒足又饭饱,赶快往回跑”,即使进村入户采访,也是“我问你答”,强调采访对象服务于记者,因为记者要赶快完成稿件写作任务。这种“我问你答”、“速战速决”的采访方法,造成记者和被采访者双方缺乏感情,被采访者也就不可能说出掏心窝子的话,记者也极难得到鲜活、生动的新闻材料,也就极难拿出生动、感人的作品。
  现在,有的新闻报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有的文章语言刻板生硬;有的同质化、一个摸样;有的追求另类、离奇怪诞、远离一般百姓;有的随意拔高、虚假不实,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作者没有深入进行“感情共振式采访”。
  采访,需要优秀的“武器”,但更需要感情。新闻工作者只有沉下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像亲弟兄那样相互交流,才能在思想上加深和农民的感情,才能处理好缺乏感情的采访问题。谁做到了“感情共振式采访”,百姓就会跟谁说心里话,讲好“段子”,谁写出的文章就会多部分短话、实话、新话,少部分大话、空话、套话,让大家爱读爱听爱看。
  情感,来自实践
  “走转改”活动开始后,我自带了生活用具,还带了新华字典和洗换用的衣服,来到大兴区长子营镇,进行了为期7天8月29日至9月4日的采访,前后走进小黑垡、东北台、北蒲州营、留民营等5个村。和以往采访不一样的是,这次我住在了农民家,这是我从事记者25年来,第一次睡在农民的床上。采访中,我改变以往那种“我问你答”、“速战速决”的方法,和农民坐一起拉家常,了解她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感受她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思想上促进和加深同她们的感情交流,真正做到了“感情共振式采访”。
  8月29日黄昏,我住在了小黑垡村喂养肉鸽农民韩会才家。老韩说,过去,她常常骑三轮车到通州永乐店地域卖鸽子,市场上的鸽贩子合作欺负她,把价格压得很低,然后收购她的鸽子卖给饭店。而老韩卖一只鸽子最多赚0.5元。老韩也曾有过招聘销售员直接把肉鸽卖到饭店的想法,可是当地缺乏人才,找不到适宜的人。无奈之下,老韩一狠心,让大学毕业的儿子韩森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搞肉鸽销售,结果每个月进账7万多元。
  作为跳出“农门”的大学毕业生,韩森“转业”故乡干事业,无疑是个好新闻。吃完晚饭,我和老韩和韩森就这事儿聊了起来。可是,当我叮问韩森为何要回乡创业时,韩森一口咬定没想法。我心里明白,韩森跟我还有距离。
  晚上睡觉前,韩森对我说:“北边就是玉米地,家里有蚊子,等会儿我给您准备蚊香。”正说着,韩森的同学打来了电话。可能是通话时间过长,韩森接完电话就睡觉去了,忘记了给我蚊香。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耳边的蚊子不停地“嗡嗡”叫,我不好意思惊动老韩家里人,只好接着睡。第二天早晨6点多我就起来整理笔记。老韩和儿子韩森比我起床更早,她俩看我住的屋

2021年共振感情依靠 “感情共振式采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