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ppt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21/3/30
1
07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览
试卷省份
选诗数量
体 裁
作 者
出题量
分 值
考点分布
全国卷一
1
宋词
苏轼
2
8
感情、手法
全国卷二
1
唐诗
王维
2
8
诗眼、内容、作用
北京卷
1
诗经
民歌
3
7
手法、内容
广东卷
1
宋诗
林景熙
2
6
意象、炼字
江苏卷
1
宋词
辛弃疾
2
8
感情、手法、内容
山东卷
1
清诗
徐兰
2
8
语言、手法
上海卷
1
宋词
苏轼
3
8
常识、意境、内容
安徽卷
1
清词
陈维崧
2
8
手法、感情
辽宁卷
2
唐宋诗
王维、周弼
2
8
内容、感情
四川卷
1
宋诗
王安石
2
8
内容、诗眼
天津卷
1
明诗
高启
2
5
语言、内容
重庆卷
2
唐宋诗
白居易、苏轼
2
6
内容、手法、感情
海南、宁夏
1
宋诗
苏轼
2
11
内容、意象、感情
湖南卷
1
宋诗
王安石
1
5
感情
福建卷
1
宋诗
谢枋得
2
6
感情、手法
湖北卷
2
唐诗
吴融、李约
2
8
手法、感情
江西卷
2
唐诗
高蟾、韦庄
2
6
感情、内容
浙江卷
3
唐诗金词
元曲
刘禹锡、吴激
赵善庆
2
6
意象、感情、手法、语言
M E R R Y C H R I S T M A S
☆全国1
☆全国2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安徽
☆福建
☆广东
☆海南宁夏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辽宁
☆山东
☆四川
☆浙江
目录
2021/3/30
3
全国卷1
☆,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目录
答案
(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 )“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目录
本题考察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全国卷2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目录
答案
(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目录
北京卷
,完成①一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
高考诗歌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