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目录[ 隐藏] 基本信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药方选录临床应用文献摘录鸦胆子 Yadanzi [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材学名] Fructus Bruceae 。(英)Java Brucea Fruit 。别名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基原]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 Brucea javanica (L.) Merr. 的干燥成熟果实。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 2~ 3m ,全株被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 11 ,卵状披针形,长 5~ 10cm ,宽 2~ ,边缘有粗齿,两面被柔毛。花单性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长 15 ~ 25cm ,雌花序长不及半;花极小, 暗紫色;花瓣 4 ,雄蕊 4 。核果椭圆形,黑色。花期 3~8 月,果期 4~9 月。生于草地、灌丛及路旁向阳处。主产广东、广西。性状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6~ 10mm ,宽4~ 7mm 。表面棕色或黑棕色, 有隆起的多角形网纹,顶端稍向一边突出,两侧有棱线。种子卵形,类白色或淡棕色,微有网状隆起纹,一端较尖。气强烈特异,味极苦。化学成分含鸦胆子苦素( bruceine )A、B、C、D、E、F、G、H、鸦胆子苦醇( brusatol ), 鸦胆子甙( bruceoside )A、B、鸦胆子碱( brucamarin ), 鸦胆子酸( brucedic acid )等。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植物形态】鸦胆子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3 米,全株均被黄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 互生,长 10 ~ 30 厘米, 有长柄; 小叶 5~ 11 枚, 对生, 长卵状披针形,长5~ 10 厘米,宽2~4 厘米, 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或两侧不对称的斜圆形, 边缘有三角形粗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聚伞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长 10 ~ 30 厘米,雌花序长 4~ 18 厘米; 花极小,红黄色;雄花萼片 4 ,披针形,花瓣 4 ,线状披针形,雄蕊 4 ,着生在花盘下方, 花盘 4裂; 雌花萼片 4, 三角形, 花瓣 4, 长圆状披针形, 子房由 4 心皮组成, 大部离生,下部被花盘包围,花柱下弯,柱头长尖形。核果长卵形,先端略向外弯,成熟时黑色,具突起的网纹。花期 3~8 月。果期 4~9月( 海南岛、广西)。生长在草地、灌木丛中及路旁向阳处。分布福建、广西、云南、台湾、广东等地。本植物的根( 老鸦胆根) 、叶( 老鸦胆叶) 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枝叶杂质,洗净,晒干。用时剥去外壳,取整仁生用。【药材】干燥成熟的果实呈长圆形或卵形, 两头稍尖,长6~ 10 毫米, 直径 3~ 7 毫米。表面灰黑色,有不规则多角形的网纹,底端有凹陷的果柄痕。外壳质硬而脆,破开后内向灰红色或灰黄色,光滑而油润。内有黄白色种仁,呈卵形,长 4~7 毫米,直径 3~5 毫米,外包抽皱的薄膜,富有油性。无臭,味极苦。以质坚、仁白、油性足者为佳。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亦产。【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赘疣,鸡眼。①《生草药性备要》: “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②《纲目拾遗》: “治痢,痔。”③《岭南采药录》: “
鸦胆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