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标准书籍批评的标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英国教育家斯迈尔德说过,和其说是大家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大家对待错误的态度造成她们堕落。怎样让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老师对错误的处理方法至关主要,而批评就是老师教育学生认识错误、更正错误的有效路径。不过,批评不象表彰那样轻易让人接收,这就要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守并灵活利用批评的标准。
一、辞达而已矣――数量标准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她们好奇、敏感、任性,最厌烦唠叨。假如老师对她们喋喋不休,她们不但不接收,反而会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老师做批评教育工作时,能够提醒一下学生,让其明白错在哪里,点到为止,无须过于深究。尤其是部分小错误,则更要批评“不过七分”,“以养人之愧”。
有位老师在处理本班的早恋现象时,并没有视之为“洪水猛兽”,果断给予阻止打击,而是采取轻描淡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点拨。“渴望友情,期望在充满爱的气氛中愉快的生活,是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表现。人生漫长,需要精心设计,该现在得到的不要留到未来,该未来完成的不要提前到现在。”一番话语使学生从冲动中醒悟过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二、曲径通幽处――含蓄标准
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避免含混晦涩。但在详细批评中,有时话也能够不直说,而采取含蓄或暗示等形式来表示。学生在老师的旁敲侧击中心领神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个学生很喜爱卡通画,数次向报刊投寄卡通作品。一次上课时该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用心致志地在画卡通画。课任老师发觉后,走到她身边,该生一直没有发觉。这位老师就对该生说:“你喜爱卡通画,下课后给今天讲的课文配幅插图吧。”该生听后,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卡通画,以后在课堂上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反倒成了课堂上的主动分子。假如这位老师当初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斥责,采取粗暴的方法,夺过卡通画撕掉,就不会有这么的效果,教学任务也不能准期完成。
老师在利用含蓄标准时,还应注意表述不能深奥曲折,更不能含糊不清,不然不能为学生所了解,就起不到批评的作用。
三、有容乃大――宽容标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这对于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做错事时,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等不利于接收批评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屡教不改的学生,心中有一个无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需宽大为怀,不计较学生的过失,用真诚的爱心宽容她们,使学生感到其中的善意。
一位老师在“班主任手记”中统计了这么一件事,这位老师问询一个学生为何不交作业,该生头也不抬,从书包里取出作业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扔到老师的脚下。这位老师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对该生微微一笑,然后弯腰拣起作业本,对学生说:“我帮你拣起作业
2021年批评的标准书籍批评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