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秦腔的用典
一 “用典”作为一个写作技法由来已久。“假如我们从更全方面的层次去看待创作中的用典现象时,就会发觉创作过程中用典的作用不单是一个表示技巧问题,它能够丰富联想、激发情感,是实现作者和读者间更为有效的情感交流的主要机制,可使文学艺术家、批评家从中认识文学本身的特质和规律,促成文学史上‘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就此而言,用典在文学创作史上确曾起到过革命性的作用。”在杨胜宽先生看来,“用典即指导用古今事类成辞来表情达意的创作方法。”何谓“事类”?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称:“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显然,要想达成某种特殊表示效果,就必需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缘古证今”。“没有丰富的联想就不会触类旁通,以事类义;而没有充足的情绪酝酿,就不能激发作者的联想机制,也就不可能思越古今,神鹜八极,使古今人事景物为其表情达意服务。所以,隐伏于用典这种文学表示技巧以后的,是一个复杂而有活力的思维机制。”①
中国古代文人中,如杜甫、辛弃疾、庾信等人十分喜好并善于用典,留下了很多佳作。当代文学史上,鲁迅、钱钟书、废名等,出于多种原因,或时世所迫,或个人癖好,或道佛濡染,譬如围城,譬如莫须有先生传等,用典娴熟,往往妙趣横生,让人流连忘返。
用典的手法多个多样,能够正引,能够反用;能够侧击,能够直言;能够明用,能够暗借。无非是“借她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经过用典,以调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和想象能力,产生似曾相识、发人深省、莞尔一笑等效果。
二
贾平凹并不是一个以用典见长的作家。但秦腔却化用了不少典故。
秦腔的用典首先表现在人物命名上。其实,贾平凹早在废全部等小说中就流露出了端倪。废全部的主角――庄之蝶,其名何意?“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和,胡蝶之梦为周和?”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所表示的幻化人生旨意,正和废全部中“废人”庄之蝶的思维、情怀等一脉相承。秦腔中,当然不是全部的人物命名全部有了这种意识,而是说作者于有意无意之间化用了典故。譬如,小说中的夏氏四弟兄分别被命名为夏天仁、夏天义、夏天礼和夏天智,合起来,姓名的最终一个字便组成了成语“仁义礼智”。这意味着夏氏这一辈人秉承传统道德,和下一辈诸如夏君亭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夏天礼吝啬贪财,最终为财所害,其命运已经对其名字作了微妙的反讽。再如,老二夏天义生子有五,分别命名为“夏庆金”、“夏庆玉”、“夏庆满”、“夏庆堂”和“瞎瞎”,“金玉满堂”的组合,既寄托着父母一辈的殷切期望,也是作者对世纪之交人心不古的失望呈示。因为这一茬夏家子弟中,不光无能,而且不孝,因此是“瞎”了眼,失了期望,哪有什么“金玉满堂”!我们再看:
①……夏天礼的眼睛睁着。多少人全部揉过她的眼皮让能合闭,但夏天礼的眼睛就是合闭不上……我就把寿木盖取了下来,但寿木里竟有了一个小布袋,小布袋里还装着十枚银元。庆满把十枚银元交给了梅花,梅花拿牙咬了咬,又吹了一口气把银元放在耳边听,说:“白雪,白雪,你别揉了,你不嫌害怕呀?”白雪说:“我给三伯说说话,她气结散了,眼睛该合闭的。”我说:“用银元按按她的眼皮,眼睛就合闭上了。”我说这话的时候,大家全部看我,认为我又在说疯话,但白雪却从梅花的手里取了一枚银元往夏天礼的
2021年秦腔秦腔的用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