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四军纪念馆调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四军纪念馆调查报告.doc关于新四军纪念馆及新四军老军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王智慧
时间:2011. 7. 20, 2011. 8. 10
地点: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
正文:
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盐城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 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革命。1940年 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皖南 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 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足迹。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 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 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一、 调查情况介绍
去了新四军纪念馆——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 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 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 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在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陈主任的带领下,对盐城当地的老革命者或家属进行走访。
通过书籍和网络更全面的了解了盐城新四军的发展史。
二、 调查内容
1926年,一些在上海的盐城籍党员根据组织指示回乡建立了盐城党委组织。抗日战争, 盐城党委组织走入辉煌时期,刘少奇来到华中以后,选择了苏北作为整个华中的战略突击方 向,以盐阜区和淮海区为中心,建立了 “大苏北”的概念,为我军在敌后斗争中打下了稳固 的基础。在当时刘少奇“抗战要有家”的思路下,盐城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整个华中区的“家”, 并以此为中心开展了重建新四军军部,华中局成立一系列举足轻重的党委工作。抗战时期一 直流传这么一句佳话:“华北有延安,华中有盐城”,可见盐城当时的革命地位与延安是平齐
的。这也讣当时处在国统区、敌占区的一些有志之士,年轻大学生来到盐城,加入了华中抗 日的民主队伍。迄今为止,已查红色革命遗址在盐城有250处,盐城红色的华中指挥中心地 位牢不可破。
新四军是盐城红色革命的标志,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在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开展政权 建设、恢复经济、温暖民生和创新文化,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为中国抗日战争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新四军在盐城除了开展政权建设,恢复经济 活动之外,还具备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化建设,二是统一战线。新四军普遍具备较高的 文化程度,从大后方支援抗战而来的大学生以各方文化人士,提升了根据地的文化层次。反 映了当时尤其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为代表的文化特色。皖南事变之后,大江南北许多杰 出的文化战士和进步青年纷纷向盐城聚拢,著名的华中鲁艺很快就在盐城贫儿院诞生了。在 院长刘少奇、陈毅的亲切关怀下,师生们在战斗中学习、成长,华中鲁艺逐渐成为苏北乃至 华中抗日文化的一面耀眼旗帜。华中鲁艺设置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文化学习 研讨氛围浓厚而热烈,为日后地方和部队提供了相当可观的文化干部。刘少奇同志曾感慨的 做出评价:“华中区的文化运动,包括华中鲁艺的文化成就,都是我们根据地的新

新四军纪念馆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