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学校:曲沟镇一中 科目: 历史 2011 年 3 月 14 日
册次
七年纪下
课题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型
NEW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知识点
: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是: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环节
形式 时间
内 容
课前复备
1、学生预习 (教师问题设计)
5分钟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
2、小组讨论 (分组情况探究疑难问题)
5 分钟
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
3、问题展示 (知识点)
10 分钟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
历史科举制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