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导学案
乾县二中李强
【复习巩固】
(1)同周期元素: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即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核对电子的引力越,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得电子能力越,金属性越、非金属性越。
(2)同主族元素:同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核对电子引力越,原子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金属性越、非金属性越。
【基础知识】
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结构
性质
位置
(1)结构决定位置,位置反映结构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负价数︱+ 最外层电子数 8
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3)性质反映位置,位置决定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分界线右边是,最右一个纵行是稀有气体元素。
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位于,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位于。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又有,如Al、Si、Ge等。
2、主族元素的化合价与位置、结构的关系
(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 8 =最外层电子数- 8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意义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2)可预测或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4)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族
周期
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还原性增强
1
2
3
4
5
6
7
B
Al
Si
Ge
As
Sb
Te
Po
At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氧化性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巩固练习】:
1、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A.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2、同一横行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 > H2YO4 > H3ZO4,则下列说法判断错误的是
> Y > Z > H2Y > ZH3
> Y > Z > Y > Z
3、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