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
盘县城关五小:杨惠
“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
参加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准备 :学生每人带 1 ~ 2 个商品包装盒或空易拉罐、鸡蛋壳、废布、塑料袋、旧报纸等废旧物品。
老师准备几个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注意了环保的包装盒。称重的弹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
1、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绿色,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可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种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渐渐地远离了我们。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增添了一种不和谐的东西,那就是垃圾。在前面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知道垃圾要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适时引导或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首先要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然后把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无害处理。( 多媒体出示: 处理垃圾的方法 )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2、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自己带喝水的杯子,少买瓶装饮料,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等。
教师:家庭中和学校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办法减少?
学生交流。
二、包装盒的观察研究 。
1、一般情况下商品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
学生回答:如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较卫生。
2、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
3、商品不同,包装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研究包装盒,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多媒体出示 :
过度包装: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目前,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
4、讨论:用什么方法或标准来衡量有没有“浪费”的情况。 如可称量包装和商品各有多重或体积各占多少,也可用估测的方法。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师: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平时接触的不少包装,如药品包装、衬衣包装、电器包装等都存在着浪费现象,我们应当做好宣传,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我们能不能巧妙地回收利用,制作一些有用的物品呢
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