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
——国家统计局解读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工业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出现明显回落,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
“1—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内在向上的发展势头。
超大规模经济的优势没有变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2月份,%,%。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扰动影响。
“从这些数据来看,疫情确实对当前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毛盛勇告诉记者,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短期来看总体是可控的。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主要工业品的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一组数据表明,我国生产需求体量可观,超大规模经济的优势没有改变。今年1—2月份,,,……尽管疫情冲击比较严重,但是基础工业和防疫物资保障有力,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没有改变。
疫情防控期间,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生产没有中断,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一些行业还保持较好的增长,1—2月份,%,%,%。社会对口罩、防护服、酒精等消毒用品的需求急剧攀升,经过有序调控,相关产品产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很好地满足了疫情防控的需要。
疫情防控期间,14亿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消费品各方面总体保持较好增长。%,%;冻肉、方便面产量增长达两位数。通信领域以及水电气等公用事业运转正常,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新动能较快成长的态势没有变
阿里巴巴推出“企采商”业务,为3000万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采购服务;腾讯SaaS生态“千帆计划”推出企业战疫工具包,帮助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尽管疫情造成了短期冲击,但是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的势头并没有改变。
“逆势增长”是疫情期间与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态势的真实写照。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互联网对疫情的防控、物资的调配、消费品的运送、在线教育和在线远程问诊以及文化娱乐消费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疫情对消费市场短期影响较大,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但同时,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