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 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 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人称代词 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 吾:我们。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余:我。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 余:我们。 3 、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予:我。 4 、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 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 、汝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 汝:你。 6 、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尔:你。 7 、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 、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若:你的 9 、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 二三子:你们。 10 、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 1 、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的通称列侯。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 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 如乐安郡开国公, 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 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 儿子。臣:臣子。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 黎民: 百姓。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 使者, 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节。 5 、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 贾人:商人。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 、、前马其身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7 、、左右太后明谓左右(《触龙说赵太后》) 左右:身边的侍臣,以位置代人。 8 、征夫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征夫:行人。 9 、灵修怨灵修之浩荡兮(《离骚》) 灵修:神圣,指君王。三、表恭敬的称谓 1、公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公: 表敬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鸿门宴》) 公:您。 2 、子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子:古代对人的敬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3 、君子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君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君:您、丈夫, 这里是妻子对邹忌的尊称。 5、媪老臣窃以为媪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媪: 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6 、卿卿但暂还家(《孔雀东南飞》) 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四、表谦虚的称谓 1 、寡人、孤、不谷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烛之武退秦师》)寡人:古代帝王的自谦词, 意思是少德的人。另外, 帝王还有自称孤, 意思是小国之君; 自称不谷, 意思是不善,不好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