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读书时代的最终一片红叶最终一片红叶.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时代的最终一片红叶最终一片红叶
藏书票不但代表了悠久的藏书文化,更能够在青灯黄卷的读书生活中,给学子以温暖的关心和小小欣喜。不过当我们进入网络时代后,它的挽歌也唱响了。   铜臭味掩盖了书香味
  金秋北京,香山枫叶正红,游客们纷纷爬上香山,顺便采摘一片红叶留作纪念,其中有些不乏浪漫情怀的人,有意将它夹在书中,想象若干年后的一个黄昏,在翻检旧书时忽然激活这个枯萎的记忆。文明史告诉我们,书中的秘密,往往能像闺房秘辛那样,开启另一个小说的后窗。其实,比红叶更可靠的是藏书票。
  素有“藏书票国际奥林匹克大会”之称的第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于日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落下帷幕。小小藏书票最少在xx中间,激活了一个典雅的记忆。展品为42个国家和地域的1050位版画家的4375件作品,基础反应了目前国际版画藏书票发展的趋势。而且从版式上讲,在电子印刷越来越风行的背景下,古典主义风格让人多少感到一丝伤感。
  国际藏书票艺术双年展从1953年举行首届起,半个世纪以来,已由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组员协会组织轮番主办了31届,本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是首次进驻中国,对于中国的藏书票兴趣者来说应该说是一大幸事。不过,收藏界历来就不是拒绝功利的净土,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参赛的中外收藏家对藏书票交换显然更有爱好。
  藏书票作品的交流和交换活动是每届展览必有的内容,这也是吸引各国收藏家和艺术家不远万里前来参与的一个原因。但过分关注商业利益肯定会影响双年展的学术价值。曾经数次参与国际藏书票双年展的上海图书馆历史文件中心主任、中者说:“这次展出的我国作品过多,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中国藏书票展兼有外国作品展出。而且参赛的外国收藏家,多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商业活动,这不能不影响正常的学术交流。以前我参与过数次在欧洲召开的藏书票大会,这种猴急的现象极少出现。”
  多年来,一向少人关注的藏书票忽然在艺术市场上大放异彩。继去年10月苏州举行“全国藏书票大会”、汉沽举行“国际藏书票展”以后,今年3月落槌的藏书票专场拍卖更是让小小藏书票光彩夺目。随即,一系列藏书票收藏活动纷纷登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举行的藏书票作品展、上海举行的“杨涵版画藏书票展”、中央美院举行的“子安藏书票个人收藏展”……似乎,藏书票已经被收藏界视作市场的新亮点,或是新的财富增加点。
  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藏书票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同为今天收藏品的邮票则要在300年后才来到人世。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勃兰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书票,又有些人说是LGLER刺猬藏书票,其实它们全部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藏书票在产生之初,是当初有藏书的特殊阶层――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当初一本书出版后,竟然是“裸书”――只有内芯而无封面,购置者得拿到装订作坊请书匠做一个封面,或羊皮或绸面,然后压印家族、教堂或学校的荣耀徽记。
  以后,藏书票传到法国、英国以至整个欧洲。藏书票的黄金时期出现在印刷技术快速发展的19世纪下半叶,从国王、总统、首相到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从社会名流到平民百姓全部喜爱藏书票,多种专题、多种版式的藏书票在书房中异彩纷呈,形成了一道道含有文化内涵的风景线。有些书店依据用户的需求制作藏书票,使藏书票的功效由单纯藏书标识的实用性开始向艺术审美层面发展,藏书票变得更精美。

2021年读书时代的最终一片红叶最终一片红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