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绪论
对于居住区的整体构架来说,道路系统是居住区规划布局的骨架。
道路系统可以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边环境以及居民出行方式与规律,结合居住区的结构和布局来确定,要求满足使用、安全、经济的要求。
使用:
各类的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利于工程设施的布置
安全:
保证行人行车安全、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
经济:
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道路、利用现有的线路设施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绪论
居住区的道路体系,具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功能
一方面,道路系统需要满足日益增多的机动车交通,以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传统的非机动车交通的使用要求;
另一方面,道路系统作为 居住区开放空间的联系路径,自然也是日常交往活动发生的场所。
因此,道路系统的实质是在交通性和居住的功能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居住区的道路格局呈现出,由偏重生活性功能逐渐向偏重交通性功能过渡,最后又回归生活性的变化特征。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目录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居住区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在2-4米左右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道,-2米左右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分级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3米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14.63 MB
  • 时间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