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摊野摊
孟繁佳(文化研究者) 上回说到台中的夜市和黄昏市场,那叫一个热闹。但越是热闹,我越发觉一个问题,这么乱的市场,怎么没看到一个城管呢?再看那些小商贩,跟北京街头恍若惊弓之鸟的游商比起来,一个个神情自若。我心想,这要搁北京,全给你们收了去。
说到城管,就不能不提那次在台北饭局上的聊天。当初我冲多个在座的媒体好友抗议,你们台湾电视台真不地道,内地只要有城管和摊贩打架的新闻,你们就跟闻着腥味儿的猫一样,可着劲儿地报道,把内地这点儿不雅炒得满天飞。
在台湾做媒体二十多年的姐们儿听我说这话,不愿意了,她放下筷子认真地问我,说实话,我还真想知道你们内地的城管是什么样的部门,干嘛那么凶巴巴的啊,那些小商小贩多可怜啊。全部是讨生计混口饭吃的,干嘛要往死里整人家呢?
我摇摇头说,你这是光看着贼挨揍了,没看见贼吃肉呢。有些小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要不是城管穷追猛打,还不知道现在发展成啥德行呢。不过,我也给她说了实话,大家对城管确实没什么好印象,要是城管和摊贩打起来,十个人会有十一个站在摊贩这边。不信你到网上baidu一下“城管职责”,有一个回复竟然是“特种流氓部队”。
那姐们儿听后,一声叹息。
说起台湾的街头市场,给我的感觉就是,甭管你七绕八绕地走到哪儿全部是店铺,这些店铺多是骑楼,就是那种骑在人行道上的楼。人在楼上住,楼下人人走。骑楼下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从家里一层的客厅部分能够一直开到街边。有些店铺前,还有暂时搭建在马路上的摊儿,更有各式各样的沿街或推或骑或打开私车后备厢就支棚子卖货的游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就说吃摊吧。其实挑嘴的食客不是上来就贪图美食,好不好吃是首先,干不洁净才最主要。那些骑楼店铺,盆干碗净,老饕们打门口一过,大老远鼻子一闻,到跟前眼角一扫,立马就知道摊主是不是蒙事行。这也是北京路边摊上不了台面的原因之一。那种瞧着城管撒腿就跑的摊主,挺可怜的,但她们卫生确实难以过关。有些临街铺子也不敢恭维,厨房藏得比厕所还深。
在台中,我就看见很多骑楼摊主,干脆把厨房制作的部分设在骑楼下的过道上,我就让你看个明白。你进来吃不吃不要紧,反正打骑楼过,我这儿干不洁净,味道足不足,全看得见闻得着。那屋里的空间反而留给客人了。
只是有些奇怪,这店铺开到过道上,不就成占道经营了吗?
以后在夜市上和一位台湾好友闲逛时,我专门就此咨询了她。她说,那是人家私人地界,爱咋地咋地。只不过按政府要求,你不能把骑楼两侧砌墙堵死罢了。再说了,这么不是挺好的吗,谁监督全部不如食客自己监督。
那假如商家、摊贩真的违规了,有没有城管来管?我打破砂锅问到底。好友有些不耐烦了,反问我,你先说说城管是干什么的。
我说,内地城市里有一个联合执法大队,详细组成人员说不清,反正有一大堆,什么卫生、市容、工商、公安等等。头些年素质不怎么高,现在越来越像正规军了。不过,这年头,底层百姓在城市里混也不轻易,街头小店、路边摊贩是越管越多。那双方的矛盾可想而知,自然是逐步加
2021年路边的野摊野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