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用牡丹及牡丹籽油相关资料汇编第一部分牡丹籽油的相关情况介绍牡丹籽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 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 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 又有医疗保健作用, 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 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一、牡丹籽油简介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 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 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 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 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菏泽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大专院校、科研院合作。于 200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批牡丹籽油, 并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成果鉴定。经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 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 90% 以上,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属ω-3 系列) 含量超过 40% , 是橄榄油的 140 倍。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 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 又有医疗保健作用, 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 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于 2011 年3月 22 日获得“新资源食品”批准。牡丹籽油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是所有食用油总营养价值最高, 成份结构最合理的。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被称为“人类健康之油”橄榄油,亚麻酸含量是橄榄油的 200 多倍。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正是这些成分使其在医学和营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成为理想的食用油。不夸张地说?牡丹籽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是其它食用油无法比拟的。 2 二、牡丹籽油的食用方法 1. 用牡丹油煎炸与草本植物油不同, 牡丹籽油因为其抗氧性能和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使其在高温时化学结构仍能保持稳定。使用普通食用油时, 当油温超过了烟点, 油及脂肪的化学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易致癌物质。而牡丹籽油的烟点在摄氏 240-270 度之间,这已经远高于其它常用食用油的烟点值。因而牡丹油能反复使用不变质, 是最适合煎炸的油类。 2. 用牡丹油烧烤煎熬牡丹油也同样适合用来烧、烤、煎、熬。使用牡丹油烹调时食物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令人垂涎。特别推荐使用牡丹油蛋炒饭或做烧烤。 3. 用牡丹油做酱料和调味品用酱料的目的是调出食物的味道, 而不是掩盖它。牡丹油是做冷酱料和热酱料最好的油脂成份? 它可保护新鲜酱料的色泽。 4. 用牡丹油腌制在烹食前先用牡丹油腌过, 可增添食物的细致感, 还可烘托其他香料,丰富口感。 5. 直接使用牡丹油特级初榨牡丹油直接使用时, 会使菜肴的特点发挥到极至。你可以象用盐那样来用牡丹油? 因为特级初榨牡丹油会使菜肴口感更丰富、滋味更美妙。你还可以将特级初榨牡丹油加进任何菜肴里用来平衡较高酸度的食物? 如柠檬汁、酒醋、葡萄酒、番茄等。它还能使食物中的各种调料吃起来更和谐。如果在放了调味品的菜肴里加一些牡丹油你会发现味道更好。特级初榨牡丹油还可以使食物更香, 更滑, 味道更醇厚。 3 6. 用牡丹油焙烘牡丹油还适合于焙烘面包和甜点。牡丹油远比奶油的味道好,可广泛用于任何甜品及面包。 7. 用牡丹油煮饭煮饭时倒入一匙的牡丹油,可使米饭更香,且粒粒饱满。 8 、煎炒烹炸用混合牡丹油国际市场上最常见的牡丹油品种是特级初榨牡丹油和混合牡丹油。在欧美等国际市场, 混合牡丹油的销量和用量总是远远地超过初榨牡丹油。可是新兴的中国市场, 情况却刚好相反。许多消费者只认得“特级初榨”甚至认为“混合牡丹油”是不好的牡丹油, 这其实是个大大的误解。混合牡丹油是精炼牡丹油与一定比例的初榨牡丹油混合而成的。哪些酸度过高或者是酸度虽然不高,但感官指标不好,一般不可直接食用的初榨牡丹油,必须经过高温提纯提纯后就成为无色、无味、酸度很低的精炼牡丹油。由于经过高温, 原初榨牡丹油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天然抗氧化剂和多酚类有益成分会丧失不少。但作为牡丹油最主要成分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并未遭到破坏。这一点与初榨牡丹油没什么不同。为了提高健康和美食价值, 人们又将不同比例的初榨牡丹油调入其中, 这就成为了我们所见的特纯牡丹油。调入的初榨牡丹油比例越高, 油的颜色越深, 价格也就越贵。混合牡丹油虽不及初榨牡丹油那么味浓、色深、富含有益的活性物质、但却很适于高温烹饪、因为在高温煎炸的过程中再好的初榨牡丹油也几乎被高温炼成了混合牡丹油。所以在国外大多直接用混合牡丹油来高温烹饪。如果我们的消费者既用初榨牡丹油来凉拌、热拌、做汤,又用来煎、炸、炒、除了是很大的浪费当然也没有别的害处。要知道通常同一品牌的初榨牡丹油要比其他混合牡丹油贵 10%-15% 左右。三、牡丹籽油的妙用 4 1 、用它作调料无论吃什么, 都用牡丹籽油代替黄油。比如吃面包,
方案、预案—油用牡丹及牡丹籽油资相关料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