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苏轼《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海棠苏轼阅读答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轼《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1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明作答 4分
  2 古人对于后两句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 A、烘托渲染了一个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2 造句之奇奇在诗人以花拟人。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唾去,所以,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构思之巧巧在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却又无斧凿之迹。
  阅读练习二:
  (1)一、二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2)诗人关键采取了什么手法来表示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明分析。
  解析: 
  (1)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崇光是指正在增加的春光。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这两句是经过视觉和嗅觉来写海棠的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
  (2)诗中睡去和红妆使用的拟人手法十分显著。只恐夜深花睡去,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但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是全诗的关键句。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
  参考答案: 
  (1)视觉(颜色)、嗅觉(香味) 写出了海棠高洁和柔美的特点。
  (2)采取拟人的手法。以花睡去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的高洁柔美,引出人花对话,唯恐花睡去,表示了爱花惜花之情,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盛世不再的主旨。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 ,苏轼被贬黄州 今湖北黄冈 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的海棠,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的光泽。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这么,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显然,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因此,这里的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句中恐是担心的意

2021年苏轼《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海棠苏轼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