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5 年 1 1 月农业机械学报第 4 6 卷第 1 1 期 d o i : 1 0 . 6 0 4 1 / j . i s s n . 1 0 0 0 1 2 9 8 . 2 0 1 5 . 1 1 . 0 2 2 川北山区坡耕地侵蚀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樊红柱 1 , 2 张建辉 1 王勇 1 , 2 蒋松 3 ( 1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6 1 0 0 4 1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 0 0 0 4 9 ; 3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 6 1 0 0 6 6 )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耕作侵蚀对坡耕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采用 C s 示踪技术研究了川北山区坡耕地土壤再分配对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该区土壤 C s 有效背景值比较, 短坡耕地上坡部位( 坡顶、坡肩) 土壤中 C s 含量降低了 7 6 9 1 % , 而下坡部位( 坡脚、坡趾) 增加了 2 4 0 2 % ; 坡耕地上坡部位发生土壤损失, 耕作侵蚀平均速率为 6 3 2 2 t / ( h m · a ) , 占土壤总侵蚀的 9 4 6 1 % , 耕作导致下坡土壤沉积, 平均沉积速率为 2 3 9 4 t / ( h m · a ) 。上坡土壤中大于 2 0 0 0 μ m 、 2 5 0 ~ 2 0 0 0 μ m 和 5 3 ~ 2 5 0 μ m 的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下坡, 而小于 5 3 μ m 的团聚体所占比例则相反; 土壤及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与储量下坡显著高于上坡。土壤和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与 C s 面积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侵蚀引起土壤再分配造成上坡有机碳含量贫瘠, 而下坡相对富集。因此, 川北山区坡耕地施肥管理应关注土壤质量空间变异特征。关键词: 川北山区耕作侵蚀土壤团聚体碳含量与储量坡耕地中图分类号: S 1 5 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1 2 9 8 ( 2 0 1 5 ) 1 1 0 1 5 7 0 8 收稿日期: 2 0 1 5 0 5 0 4 修回日期: 2 0 1 5 0 8 1 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计划) 资助项目( 2 0 1 5 C B 4 5 2 7 0 4 ) 作者简介: 樊红柱,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主要从事土壤侵蚀和土壤化学研究, E m a i l : h o n g z h u f a n @ 1 2 6 . c o m 通讯作者: 张建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土壤侵蚀、土壤物理研究, E m a i l : z j h @ i m d e . a c . c n T i l l a g e E r o s i o n I m p a c t s o n S o i l A g g r e g a t e A s s o c i a t e d C a r b o n i n M o u n t a i n o u s R e g i o n S l o p e F a r m l a n d o f N o r t h e r n S i c h u a n
川北山区坡耕地侵蚀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