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从廊坊区域经济态势看廊坊可持续发展 王峥【摘要】: 廊坊作为一个生长在京津两大大都市夹缝中的小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不断地引发关注廊坊可持续发展的种种思考。本文从廊坊特殊的地理位置着手,研究廊坊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适合廊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词】: 廊坊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廊坊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廊坊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近邻京津,从在廊坊上高速公路算起,到北京的天安门40公里, 距天津市中心区60公里,所辖的两个县级市、六县、两区都与京津接壤,可以说是地缘相连、人缘相亲。同时,按照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属于沿海的理论,廊坊也是近临渤海的地区。廊坊市区距天津新港不到100公里,到秦皇岛、曹妃甸、黄骅三个港口也只有100多公里。河北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河北沿海的港口虽然具备港口的功能,但是临港产业不发达。所以发展沿海经济首先是发展临港产业,这需要腹地,而廊坊整个区域内都属于发展临港产业的腹地,客观上,极其有利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看,廊坊近邻京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具有环京津、临渤海的“双重”优势。廊坊只要主动融入京津,借势发展,用足沿海,扩大开放,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就一定能够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实现率先发展,有新的更大作为。 综合看廊坊,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大有利基础”:一是物质基础。“十二五”开局之年,廊坊市全部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50亿元大关,达到251. 38亿元,%。全市万元 %,继续保持了全省最低,廊坊经济发展呈现高速健康增长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电子信息、金属制品、汽摩配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农畜产品及加工、会展旅游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廊坊市坚持精良管理、追求高端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连年保持经济增速的3倍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接近2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连年位居全省第一。二是思想基础。全市党员干部在推进发展的实践中,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干群团结、上下同欲、人心思进的浓厚发展氛围。三是环境基础。全市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介服务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标准化体系、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对外知名度、吸引力都进一步提高。据统计,目前廊坊市仅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工业聚集区、物流园区、产业示范区等省级以上园区就达到了近40个,省级以上园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第一。到2012年底,仅列统的9个省级以上园区就以全市3%的土 54 地,创造了全市55%的财政收入、77%的实际利用外资和90%的外贸出口,成为全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廊坊区域经济发展劣势 地处京津两地之间的廊坊,其发展的走向已经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案例被世人关注。独特的地利位置即给廊坊带来了绝对的优势,也带来了无法言表的尴尬。首先,在行政区划分的争夺上,北京和天津两者都想将廊坊纳入自己的“版图”,而河北省是不会将这块“肥肉”轻易地拱手相让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标本,“廊坊困境”
从廊坊区域经济态势看廊坊可持续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