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论文第1页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自主品牌制药业的发展战略与策略——以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学号:2009012524 班级: 财务管理 0901 作者: 王怀利摘要: 作为老字号制药品牌, 云南白药在药品市场上享誉已久。面对金融危机, 云南白药究竟该何去何从,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云南白药内外部的优劣势分析, 为云南白药作出新一轮的战略分析报告。通过对云南白药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内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的综合分析, 我们为企业制定了“稳中求增’的总体战略目标,“保稳”是指针对现在的经济危机状况所制定的短期战略,以保质量、保品牌、保特色为主,“求增”则是为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战略,以扩市场、拓规模、塑形象为主,从而形成一套“以稳为主、稳中求增、保持特色、积极拓展”的战略体系。关键词:创新发展优劣势分析国际化现代化一、云南白药简介?1971 年,公司前身云南白药厂正式成立,白药开始了专业化生产。?1993 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 A股上市公司。?1996 年,公司分别投资控股原云南地州的三家云南白药生产企业,即云南大理州制药厂、云南文山州制药厂和云南丽江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组成云南白药集团, 对云南白药的生产经营实行“五统一”,为名牌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997 年公司经国家批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1999 年,红塔成为白药集团第二大股东,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同年,云南省医药公司和天紫红药厂以优质资产配股方式进入云南白药集团,集团产业链从生产制造延伸到了药品流通和饮片加工领域。二、产品结构?云南白药实施“稳中央、突两翼”的战略,“两翼产品”使企业冲出了发展瓶颈,赢得了奇迹般的崛起。2007 年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 6亿元,高露洁和佳洁士都已经把其列为了中国市场上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商标于 2002 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论文第2页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饮料、日化用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三、云南白药集团主要可以分为几下几个部门?1、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2、药品事业部?3、透皮产品事业部?4、健康产品事业部?5、原生药材事业部?6、海外事业部四、公司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公司经营班子坚持“做强企业、做透产业、做百年企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公司董事会所确定的一个核心、四个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战略,在做强母体、提升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云南白药天然药物产业链工程。与此同时,通过省医药和天紫红的改组改造、武定基地项目个连锁大药房的建设,以及相关合姿合作的推进云南白药全新产业布局初具雏形,集团的经济增长点初现端倪。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云南白药已经走过的 100 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更为重要的,是为云南白药有一个百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云南白药的发展并不局限于中国,我看重的是世界的大舞台。”白药集团领导人不断深造学习,把握和了解全球经济发展大势,借鉴学习欧美、韩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孕育出的全球知名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新商业模式的有力双翼,相信王明辉定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论文第3页能带领云南白药延续她的百年传奇,真正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五、品牌建设主要是实施“大品牌下的多品牌”策略。比如,在特色天然药物领域的“云丰”品脾, 在健康、养生领域的“千草堂”品脾,在医用敷料、急救包领域的“泰邦”品牌,在妇科用药领域的“天紫红”品脾,在儿童用药领域的“童俏俏”品牌通过多品牌发展战略,一方面强化核心品牌的价值定位、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和情感, 另一方面降低单一品牌所带来的风险,避免品牌滥用对核心品牌价值的稀释。六、金融危机中外部环境优劣势分析(一)外部环境的劣势 1. 经济危机导致三七等药材价格成倍增长本次金融危机导致供求出现紧缺,加之高海拔地区运水距离远、抗旱成本高。如此严峻的旱灾情况,对具有较长生长周期的药材来说,其影响将是深远而持久的。目前,三七价格已比正常价格上涨了 3-5 倍,并且三七供应紧张情况在 2年内都会处于紧张状态。 2 、上下游夹击,处境尴尬让中药界忧虑的是,原料虽然暴涨,但很多药品是纳入医保目录甚至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这些药品严格受国家限价,不得超过最高零售价。这样的上下游夹击,让中药企业的日子倍感难过。 3 、其他地区药材价格跟风上涨由于中药原材料价格有较大的上涨预期,这将给中药企业毛利率的提升带来压力。研究者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