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孟子》二章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作品简介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重点词语
居①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②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③淫:使昏乱。
②得:实现。
①居:居住。
富贵不能淫
译文: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就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居广居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立正位
行大道
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