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中国重工-海上“蛟龙”蛟龙重工.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重工:海上“蛟龙”蛟龙重工

  10月20日早晨,记者在中国重工副总经理、董秘郭同军的办公室里看到了1:600中国第一艘航母的模型。在军工行业工作超出20年的郭同军自豪地对投资者报说,中国重工作为主要参加方,参与了中国首艘航母的研制改装。
  对于10月19日晚间凤凰卫视有关“中国第一艘航母进坞,水线以下出现问题”的质疑,郭同军坦言,航母的研制改装现在正按计划节点稳步推进,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航母仅仅是中国技术实力的冰山一角,而另外一个让郭同军骄傲的是中国重工参加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是其成功完成了5000米深海试验后,让中台俱乐部”,而这个俱乐部现在加上中国,也只有5个组员。
  已在航母改造和载人潜水器上取得良好成绩的中国重工还会在海上有更大作为吗?郭同军说,“未来将深入提升高端装备产业的比重。”
  提升高端装备产业比重
  中国重工是A股市场上首家取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同意的上市企业,拥有国家关键军工企业11个,是迄今中国资本市场年度收入、净利润、净资产规模最大的军工类上市企业。
  另外,中国重工控股股东中船重工集团拥有完备的舰船研发体系,拥有中国最大的工程技术科研队伍,科研人员近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为中国重工研发方面提供坚实的后盾。
  据了解,为抵抗船舶行业周期性波动的经营风险,中国重工在不停稳固军品业务和传统船舶业务的同时,依靠本身长久积累的国家级技术、人才优势,强力提升高端装备产业比重。
  中国重工计划未来4年深入降低民船业务比重。依据中国重工2021年半年报显示,军工和海洋工程占营业收入的%,而民船制造占营业收入%。而中国重工的“十二五”初步计划是,军工和海洋工程将占营业收入的18%,而民船造修、拆解和配套占36%。
  中国重工的海军装备、海洋工程、舰船装备、高技术船舶、重大能源装备、特种交通装备均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范围,2021年营业收入达成320亿元,占总收入的60%。
  其中,中国重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相较我国其它企业优势突出,是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其它梯队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全部是采取生产许可证的方法生产。郭同军表示,因为造船业覆盖比较大,在国民经济112个行业中,中国重工占了97个。
  尽管海洋工程技术门槛高,然而相关企业正迎来产业发展的重大利好。10月1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到处长由淑敏表示,工信部已编制完成海洋工程装备业中长久发展计划,并有望在年内公布。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
  海洋工程业务快速提升
  依靠国家“863”计划,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为主研制的蛟龙号已经成功完成-5188米海试,明年底将进行-7000米海试。到时将含有勘探和开发全球%海域的能力。中船重工集团将代表国家成为国际深水俱乐部组员,且探测和开发深度已超越日、俄、美、法4国(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
  中方公里海域,世界公海海域约亿平方公里,待开发空间广泛。
  因为陆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日益缩小,未来全球油气勘探开采活动将逐步向海上尤其是深海地域转移,由此将推进钻井平台、生产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增加。
  依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原油开采量中,有32%~33%来自于海上;而在现有海上油

2021年中国重工-海上“蛟龙”蛟龙重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