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谈
摘要: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历年来都被认为是薄弱环节,大家总说农村的孩子没有城里的孩子识字多,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只要认真研究,敢于创新,农村识字教学的瓶颈是可以突破的。众所周知,小学识字教学是学生今后阅读与作文的基础。所以在农村的识字教学中,老师就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农村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高效教学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想让学生对中国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就要激发他们对汉字的情感需求,让学生觉得汉字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产生这种情感,才能激起对汉字的强烈好奇,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呢?最好的答案肯定是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欲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集中几分钟,尔后就注意力分散,在识字教学的时候,如果不能考虑到这种情况的话,多好的教学也是枉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识字课时,一定要照顾到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来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决定了老师的教学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教学情景的创设,就等于教学一开始把学生带到识字的思路上来,增加学生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能够自动识字,无须老师催促。如果这种教学的方法运用好了,还能激发老师自身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如教“走“拍”等这些与动作相关的汉字时,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做做这些动作,然后体会这些字的意思。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探求汉字的结构,探求汉字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如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这样的一首儿歌:“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学生觉得非常好玩,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起来,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们都能想到“泡、饱、跑、抱、袍、炮”这些字。这种用儿歌来识字的教学方法很有效,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字的意义也包含在里面,富有趣味性。所以,学生对这种识字教学是非常喜欢的,比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慢条斯理地教,效果要强很多。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的关系所在,他们也就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汉字,不会出现在用词说话时词不达意或者是牛头不对马尾的情况。现在的彩板教材图文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眼球,也容易失去兴趣。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好奇感,我想了很多办法,又如在教象形字时,利用图画,来帮助学生认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时,先让学生画出这些字所代表的自己的五官,然后再认真观察黑板上的图,明白这些汉字从一开始就跟人的五官形状相似。学生的思维也就初步形成对事物的理性判断,不盲目学习了,懂得学习是要动脑分析的,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可得到无穷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一个方法用到底。我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经验的老师,很是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道
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