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1).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
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8日(国家卫计委3月31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两名患者死亡),我国总共报告152例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包括48例死亡病例。截至目前,尚没有出现人际间持续传播的证据。
2014年1月8日止广东共报告10例病例,治愈2例,死亡1例(病人居住地在东莞),按患者居住地统计,深圳2例、佛山2例、惠州1例、东莞2例、阳江3例。
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部分有禽畜接触史
流行概况
.
2
病原学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H10N8(2013-12-18江西南昌),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
3
传染源
第一版 :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第二版: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
4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
5
易感人群
高危人群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认为,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病毒不携带猪和人的基因,人传人效率非常低
男性多,吸烟的男性多
.
6
.
7
;

、流调、检测,来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防控目标
.
8
防控措施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预检分诊工作,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相关疫点进行终末消毒,并储备必要的药品、器械,做好病例救治准备工作。
.
9
病例的发现:监测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见附件2),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
10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28 KB
  • 时间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