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家胡炜随想工笔画家
海上工笔画家胡炜,七十年代生人,年纪不大,画龄不小(四岁学画)。而且还是一位博士画家,这在当今的画家当中,是为数不多的。胡炜的画展我参与过几次,感慨是一次比一次强烈。首先我以为胡炜是用“脑子”在画画,为何说她用“脑子”在作画呢?因为现时画画这一行,实际上也是处于一个“大繁荣”的“无政府”状态,似乎是谁全部能够拿起笔挥舞一下,据了解,仅在上海画家就有十万之众。当然这种“大繁荣”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过我们稍作一想便知,能跳出画匠而走向灵性的创作又有几人呢?胡炜可算当之无愧的一位。说白了中国画的美,全在线条的流畅,这是外在东西,通俗点说也就是在画面上看得见的。不论工笔还是写意,也不论传统和创新,脱离线条的勾引就无从说中国画。不过一说到中国画,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写意水墨,认为水墨画就是中国画,中国画就是水墨画。
这种偏见的形成,不是没有其道理的,因为首先在工笔画的创作中,产生了断层,在近百年的绘画史上没有出现大的,重量级的领军人物,再加上画界本身和社会上对工笔的忽略,才形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不过在水墨方面呢?明清的有八大、石涛、董其昌、吴昌硕、蒲华等哪个不是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现代的如:傅抱石、黄宾虹、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唐云等哪个又不是如雷贯耳、独领风骚的。不过,此时胡炜已出现了,在工笔画的创作方面,是能够松口气的了。胡炜的工笔画,蕴藏着六种境界美。这是内在的东西,是画家整体学养的综合反应:
其一是动态美:她的六禽屏图诠释了这一要素。六只飞鸟以六种姿态出现在画面上,它们或期望、或守侯、或徘徊、或观望、或高呜、或归还全部不主要了,主要的是我们读懂了一个心情,一个对于过程的依恋。
其二是自然美:秋实飞禽图告诉我们深秋的风光是这么自然和闲淡,飞鸟划过,只是瞬间,便定格在秋色的闲情
里。意境悠远而深邃。
其三是环境美:幽篁秋塘睡雁图是也。
其四是律动美:隐者拂香者也。
其五是凄迷美:无欲风中憩也。
其六是诗意美:诗意是胡炜工笔画中主攻手,一幅画经她灵动的画笔点染,或淡、或雅,或明、或暗,朦胧剔透,真正是美不胜收,诗意满怀耳。
六种美,而聚一幅之中七闲图也。只见流水淙淙,描绘其动也,而柔情的水草、水禽、古树又烘托其自然、环境、生命的协调、律动。当然,整幅画面又是以一个凄迷美的形式出现的,我坚信自己的感觉。“七闲”实际上传输的是作者对生命的一个关照。而凄迷美又是“六美”的最高境界。乌呼,在水墨画一统天下的今天,幸运的是我们还有胡炜在,这也是美术界的幸运,工笔的幸运。胡炜的笔是灵性之笔,有了这支笔的存在,工笔画将不会寂寞。当然胡炜的工笔画,本应该含有“七种美”才比较完美,因此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七种美”就是画的题跋。胡炜本人是文学博士,如能在画上,题上自己的感知那就好了。白石老人曾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宇第三,画第四。”像石涛。徐渭、吴昌硕、潘天寿等全部喜爱在画后配上自己的长长题跋。现今的黄永玉老
2021年工笔画家胡炜随想工笔画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