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貌简述?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 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 116 ° 18 ′-121 ° 57 ′,北纬 30 ° 45 ′-35 ° 20 ′之间。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是中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 % ,连绵近 1000 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 980 万亩的黄金滩涂。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 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省名由来清代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名称是在清康熙时组建江苏省时取区域南部两个府即江宁府(今南京市)之“江”字和苏州府之“苏”字合成省名。江苏省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就很形象的诠释了江苏的含义, “蘇”由草、水、鱼、禾四字组成,象征着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也说明了江苏自古繁华不衰。江苏,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人间天堂、国之钱仓。而今,江苏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自 1978 年以来,江苏经济年均增长 16% ,在这片仅占全国 1% 的土地上,创造着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 GDP 总量。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历史文化?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 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这里是中国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 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 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 3-6 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经济文化中心。公元 7-10 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公元 14- 17 世纪中叶以后,与浙江,上海接壤的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南京、苏州、松江(今上海)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 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苏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世界盛誉。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美丽夕阳下的南京天际线人文荟萃?江苏“文物渊薮”素享“人文荟萃”的佳誉。自古以来,江苏籍以及在江苏活动的名人众多,著名诗人, 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吴伟业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张僧繇、龚开、米芾、黄公望、沈周、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吴历、王石谷,书法家张旭、孙过庭、文澄明、祝允明, 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以及朱自清、柳亚子、叶圣陶、钱钟书、周瘦鹃, 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金曾豪、何建明;当代诗人和编辑家丁芒、叶千华;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吴大澄、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费新我、肖娴、程大利、亚明、宋文治、言恭达、黄学江、汤永、徐培晨、刘继青、周矩敏、杨明义等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还有马可、麦新、阿炳;以刘邦、项羽、萧何、韩信、彭越、陆逊、张昭、范仲淹、朱纨等一批历史名人妇孺皆知建省建置?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 1667 年), 由原江南省析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南京为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所在地江苏巡抚衙门设在苏州,南京为省会,直至 1912 年。自 1983 年起江苏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现设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13 个省辖市, 26 个县级市, 24 个县以及 55 个市辖区现代繁华、高楼林立的无锡不得不提的华西村?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县级市, 2010 中国百强县前五)华士镇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如今,华西村每家家住 400 - 600 平方米的别墅,有 100 - 500 万元的存款, 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 2005 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 307 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 70 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 300 人,
美丽江苏 - 美丽江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