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木兰诗花木兰形象分析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木兰诗花木兰形象分析_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木兰诗花木兰形象分析_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在木兰诗里,出现了一个很健康明朗的女性。她生命的充沛和情感的活跃,配合北方伟大的自然背景,组成了雄健刚强的交响乐,使我们听到了未曾听过的弦乐,表现祖国精神的无限高昂,那就是花木兰。
  一、被迫的英雄
  1木兰为何要出征?
  诗歌开篇即展开深夜纺织的情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在白天耕作以后,还要深夜织布,不但为全家的吃尽力,还为家人的穿熬夜。这么说,符合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而家中缺乏男丁劳力,木兰自然免不了耕作。这么耕织兼顾,劳作自然十分辛劳。织布机的声音是比较轻微的,却清楚在耳,反衬出夜晚的宁静。就在这宁静的深夜,我们听到了木兰的轻轻叹息。
  她叹息什么?她为何叹息?这么的悬念让人不禁下读。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根据当初的征兵制度,每家全部有兵役任务。隋书卷24貨食志记载北魏的征兵制度:“凡人自十八以至五十有九,皆任于役。”这里的“人”自然是指男丁。到战时,每家必需出丁,还自备武器装备。花家的男丁只有木兰的父亲花弧和年幼的弟弟花雄。当初,花弧年事已高据多种推测,应在59岁以内,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怎么办?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这么既能够完成兵役,也避免了父亲丧命战场。
  众所周知,在当初,女子是不能出征的。若冒名顶替,必定冒着欺君被杀的风险;若不去,兵役无法完成,全家也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但为了父亲的安危,全家的安危,木兰毅然决定出征。
  其实,要替父从军,还有比她稍大的姐姐花木莲更为适宜。能不能请求姐姐出征?出征还是不出征?风险怎样规避?一声声轻轻“叹息”透露了她矛盾挣扎的内心活动。“愿为市鞍马,今后替爷征。”一个“愿”字,写尽她的无奈和决心。若不是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兴兵南下骚扰,平静的生活事多么美好啊。然而,时局的改变迫使她做出无奈的决定。这决定,是为了保全父亲、姐姐还有全家亲人。为了亲人的安危,她毅然果决,决定替亲大家出征。
  2在做出这被迫的决定以后,她开始了被迫的出征。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此处,作者一改前文的短句担心铺陈,而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长句,让朗诵的节奏不由得慢下来,进入了一个情意绵绵沉重纠结的意境:
  “旦辞爷娘”,一定是这场痛苦长征的开始。出生以来,日日亲人相随相伴,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今天就要离别。而这离别,每个人的心中一定全部知道,这是生离死别。战争意味着死人,木兰还能回来吗?当初征战,“死者十九”,木兰能够经历九死一生再归故乡吗?
  木兰心中的纠结悲苦更是难以言表:出征是为了保全亲人,保全全家的幸福,能够再和亲大家长相厮守。这一去,生还的期望却是异常渺茫。不能生还,还怎么和亲大家长相厮守?
  木兰一定是泪眼婆娑,一次次回首,想把亲人、故土全部装进眼睛里带走。她很想时间停下来,停在此时此刻,停在能够和家人相处的时刻。但时间太长了!她必需走。最终,她心一横,毅然决然,转身跃上马背,抖动缰绳。马蹄激扬,亲人,房屋,熟悉的一草一木,全部飞快地退到远处,没入迷茫的烟雾之中。她也一定频频回首,向迷蒙烟雾深处极目望去。然而,

2021年木兰诗花木兰形象分析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