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3]第 期
铜仁市第五小学 2013年10月18日
10月18日上午,铜仁市第五小学张宣明老师的数学公开课在电教室进行,彭丽萍校长、张雪贵主任、全校数学老师以及该时间段没有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次听课评课活动。
张宣明老师讲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方程的意义》, “方程”是五年级学生对它的第一次正面接触。对孩子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在脑海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因而,张老师在授课中利用天平的平衡关系作为主线,巧妙地把天平和方程中的“相等”联系起来,看到平衡的天平直观迸出“方程”,在感知平衡中自主体验方程的建模思想,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相等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构建“方程”的概念
其次,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张老师设计了“找方程”、“辩方程”“写方程”和“列方程”四个活动。通过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数学游戏“找方程”的出现,让学生找出不是方程,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使教学达到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课后,由张雪贵主任主持,大家进行了评课活动。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总体认为张老师上课的优点在于教学层次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与学生还缺少互动,教师过多讲解的同时,练习有点多,导致时间不够,没有进行课后小结。因为在小学阶段这一课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在知识上,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彭校长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老师只充当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口,不停的启发、诱导学生发现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给学生提供充分“说”的机会,教师只是利用一次次的关键追问,让学生反思获得知识,学生就在这分类和追问中轻松而又深刻的认识了方程的本质。这样就上出了老师们独有的特色和风格,才会使课堂更加趣味横生,令人称赞。
5年级数学公开教学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