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到人生
寇云 22712127 经济管理学院
毛姆曾说过:爱情不过是一种肮脏的诡计,它欺骗我们去完成传宗接代的诡计。
这句话不免会过分理性,但爱情也的确不是我之前所理解的那样。本来只是随意选择了一门课,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收获颇丰。不仅对爱情,还对人生有了别样的认识。
“爱情体验越剧烈,离爱越远,越容易出悲剧。”这句话在康老师的课堂中出现了许多次。很不愿意承认这句话,想自欺欺人。毕竟我们都在期待轰轰烈烈的爱情,都不愿自己憧憬的成为海市蜃楼。但事实却不容置否。
相对于漫长的人生,一般来说,爱情能够持续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但就如烟花一样,爱情短暂却很美好。爱情终将要转换为没有伤害性、没有分别心的爱,一切剧烈的感受都会归于平静,这样爱情才算是修成了正果。但我们不能因为爱情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就认为其不重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它,必将对我们自己将来的、甚至我们下一代的人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爱情就如一场攻坚战,短暂却至关重要。
同时,就如悲伤一般,爱情也使我们处于压力状态下。过多的荷尔蒙、心跳加速、注意力下降等情况都会伴随而至。这种奇妙的感觉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会对生理和心理造成负担。如果做关于“爱情与交通事故率
”研究,个人觉得很可能会得出成二者正相关的结论。
再者,越是剧烈的爱情体验,我们更加更容易情绪失控,更难以做到理性。剧烈的爱情体验就如遮眼的薄纱,使得我们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一味地沉浸在爱情所造成的虚幻的美好之中。并且,即使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为了维持这种剧烈的体验,我们会难以做决定,我们会躲避事实,难以自拔。明明应该放手了却紧紧握着。明明违被了自己的原则,却依旧一味忍让。事后还会郁闷:爱情剧烈的体验去哪了。快乐即痛苦,当时剧烈的体验昭示将来的惆怅。
这都要求我们能比较平静地面对爱情,能够来去自由,当爱情来临时,我们欣然接受。当爱情离去时,我们能很快地恢复常态。要做爱情的主人。
亲情、友情、爱情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里的“大”和“老”并不是指人生轨迹和成就,而是性格和处事方式。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其中准确的数值,但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的确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当我们小时候过爱时,我们长大后会更倾向外向,更加依赖他人。会去寻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表达得到我们想要的。一旦关系不好时,我们就会消沉。相反,如果我们缺爱,我们会更倾向内向和独立。而当我们面对爱情时,会更易被爱控制。而我们大多数都处于这两个极端,不能走到中间。但我们却想追求我们自身不具有的品质,夸大了其美好的一面。而唯有得到了才会知道其并非如此美好,才能走到中间。我们需要知道童年的重要性,需要成为不良教育的终结者。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适应我们所处的社会。人的长大,不仅是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还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逐渐变得适应社会。可悲的是,当我们告别年少时也就宣布我们告别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不能再无话不说了,也不能再时刻表达自己的感情了。我们常常需要压抑或者隐藏自己,我们变得更加会做人了。但这并不完全是好事。
我们会对“一个眼神造成的杀戮”
大学生恋爱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