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上周在上海浦东等朋友吃饭时,在餐厅旁边的一家书店顺便买了如题的一本书,是IBM著名的原领导人郭士纳写的,在餐桌上即爱不释手。虽对大象类的巨型企业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但无论大小,无论大象抑或蚂蚁,尤其像目前金融危机对由技术、服务、文化、团队、创新等构成的组织综合素质带来考验的情形。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与IBM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频临倒闭时(郭的描述)类似的问题,郭士纳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思考和行动之简洁,值得分享。
作为一家企业的CEO,你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企业,郭认为。他在IBM担任CEO的9年间坚持四处走访,飞行里程达到了100万英里,并会见了无数IBM的客户、商业伙伴以及员工。他还认为,正是在这些会见中,一个外出走访的CEO才能获得关于公司、世界以及未来的许多宏伟蓝图的认识,所以,他的第一个自身行动是:到现场去。
也像当时的IBM一样,在社会经济环境演变越来越快的今天,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现实和即刻、永久和连续的任务,就是如何把传统企业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郭到
IBM上任后依次或同时是这样做的:执行热烈拥抱客户的计划、财务止血、打造领导班子、强化一家全球企业应有的所有特制、重振品牌、重新制定公司的工资待遇政策、打开自身资源的仓库、把服务作为整合的关键、领导电子商务、解读企业文化,关于后来的企业战略和业务变革,从“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到“电子商务”,公司真正变成了一个整合的实体,人们(也包括IBM的员工)找回了心中伟大的IBM。
依这样的参照系,谁又不是传统企业呢?一方面,由人组成的组织和组织中的人,都在终身与时间赛跑,失一刻即可失身,先一时便为先生,一切都是暂时的,老天爷公平地摆平了芸芸众生;另一方面,世界总有不变并无需创新的东西,是传统企业就好办,不温故、不遵循已被证实的规律就难办,人人都能以勤补拙,家家都被天道酬勤,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虽尖、速度虽快,合作与竞争的依托如故,前途是光明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对企业的期待,在当时的IBM身上颇有形象的体现,也加深了社会对大象及其现象的理解,增加了我们进一步观察大象的视角。当时的IBM为搜猎CEO成立了由伯克(郭对他在强生公司的领导才能敬佩不已)为负责人的委员会,伯克对郭的招聘演说主题包括,他正准备请克林顿总统给郭打电话,他认为IBM就是美国的财富,为了美国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