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赌王劝赌记
小学没毕业的他,以神秘“千术”名震赌坛,人称亚洲赌王。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赌运亨通,成为身价千万的富翁,过上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可是,在一次参与公海的豪赌中,他因出“老千”露馅,被对方废了双腿和三根指头,随后娇妻爱女离他而去。身残家破的他以自己惨痛的人生经历现身说法,巡游全国,劝告世人远离赌博,成为中国民间劝说戒赌第一人。
2006年6月28日晚上19时30分,曾经是亚洲赌王的尧建云,以其重残之身出现在信息日报社热线电话室,接听江西全省各地的热心读者打来的电话,进行劝说戒赌的电话交流。这是尧建云继2004年春节开始巡游全国十多个省市进行劝说戒赌的又一新举,期间他应约央视《实话实说》、《乡约》栏目、香港凤凰卫视、江西二台《传奇》栏目,对反赌进行现身说法。面对这个从事善良工程的反赌活教材,人们对他的所言所行钦佩称赞。
迷恋赌博
1963年12月11日,尧建云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唐家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到了不惑年纪才得了这个宝贝儿子,欢喜得不得了,十分溺爱。老两口因忙于工作把他托付给外婆照看,天生慈祥的外婆对这个姗姗来迟的外孙宠爱有加,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大人们过分的溺爱,使尧建云自小养成调皮贪玩、桀骜不驯的性格。父母和外婆怕尧建云年纪小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捱到9岁才让他上学。可由于尧建云过分顽劣,到处惹是生非,难以管教,学校不得不将他开除,以后又辗转了三所学校,又有二所学校将他推之门外,到第四所学校才勉强立住了脚,结果读了四年一年级。他对读书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各种赌博游戏,一次竟将课本上的毛主席像撕下折成纸牌玩,在那时的政治气候下,成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学校领导怕他带坏同学,影响校风,任凭家长怎样求情,还是将尧建云除名了。
离开学校的尧建云犹如脱缰野马,搅得家庭和居民区不得安宁。转眼到了16岁,尧建云已长成个齐齐整整的后生了。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为了改造儿子,把尧建云送到南昌市一家建筑工地打工,本想叫他学门建筑手艺,孰知他从此踏上了赌博之路。
建筑工地生活单调,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工暇之余或下雨天无法施工,尧建云便和工友们窝在工棚墙角玩牌,慢慢发展到赌饭票、菜票和钱,由于牌艺不精,输多赢少,最多的一次输掉了
70元钱,相当于二三个月的工资。他不服输,借钱再赌,结果越赌越输,越输越赌,想扳本的欲望十分强烈,发展到有工不做、夜以继日地参赌,很快在工地上被人称为赌棍。
这时,一位年长的工友告诉尧建云:“赌博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它很不公平,因为有人会出‘老千’(指作弊使诈手段),如果没有这个技术,钱再多也玩不起。”这本是一句规劝他远离赌博的话,但却无意中启发了尧建云学出“老千”的招术的念头。
尧建云离开工地,带着从姐姐处要来的150元钱,四处寻访“大师”。1986年7月,经人指点,尧建云认识了名噪江西的地下赌坛的“千王”(指擅长在赌博时作弊的顶级高手)杨红光。此时杨已金盆洗手,起初并不愿意收他为徒,但经不住尧建云的软缠硬磨,便传授了他三招“出千”术,尧建云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和良好的悟性,反复揣摩,赌术日臻提高。他复回工地参赌,每牌五分、一角的赌注,仅一个小时便赢得30元!
赢得千万家产
日历翻到1988年,尧建云已经掌握了一套高超的“千术”,并自创出不少赌场秘诀,在赌界修成了“正果”,成为一名副其实的赌场高手了。对他来说,用任何工具作赌具――扑克、麻将、纸牌都能出“老千”,“出老千”都在洗牌、切牌和发牌时发出,常用的套路有燕子翻身、翘牌、跳牌、修牌、单手开花等,还学会了遥控骰子的“出千”术,虽然他没有特异功能,但他眼光犀利,手法快捷,技巧老到。比如在洗牌的时候,一个香烟盒摆在桌子上,一只灯泡挂在厅中,他能够凭借烟盒塑料膜的反光和灯泡的亮光看清牌桌上所有的牌。
尧建云从逢赌必输的工地娃,变成了遇赌必赢的高手。尽管他的赌术一流,但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建筑工人,平常接触的多是经济拮据、囊中羞涩的工人,不能进入有钱有地位的人那个圈子里去赌,赌术自然难展身手。为了抬高身份,他用赌博赢来的钱开了家小商店,买了辆价值8000余元的高档摩托,跻身小老板的行列,有了接触其他小老板的机会。不到两年时间,他从这些小老板身上赢得近百万元。
尝到了赌博甜头的尧建云,从南昌赌到全国,一些亚洲地区国家的赌徒也追踪找他下注,赌注越来越大,
1987年他仅用四天时间就赢了80多万元,有了亚洲赌王的绰号。
尧建云从赌博中找到了成就感,忘掉了一切。为了拓展赌业,1992年6月,他携带在南昌积累下的百余万元资金,来到富人云集的浙江金华,开了家酒楼,取名大老表,想借经商为名行赌博之实。在
亚洲赌王劝赌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