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说剑_ 庄子杂篇【题解】《说剑》以义名篇, 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 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 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 即天子之剑, 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 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如果说《让王》、《盗跖》已不类庄子之文, 那么《说剑》就更非庄子之文了。篇文中确有“庄子”其名,但《说剑》里的庄子已不是倡导无为无已、逍遥顺应、齐物齐论中的庄子, 完全是一个说客, 即战国时代的策士形象,而内容也完全离开了《庄子》的主旨。因此,本篇历来认为是一伪作, 也不是庄子学派的作品, 应该看作是假托庄子之名的策士之文。【原文】昔赵文王喜剑(1) , 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2) , 日夜相击于前, 死伤者岁百余人, 好之不厌()。如是三年, 国衰, 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4) ,募左右曰(5)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6) ,赐之千金。”左右曰: “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7)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太子何以教周, 赐周千金? ”太子曰:“闻夫子明圣, 谨奉千金以币从者(8) 。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 ”庄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9) , 下不当太子(10) , 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 下当太子,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 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 “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11) ,曼胡之缨(12) ,短后之衣(1) ,瞋目而语难(14) ,王乃说之(15)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事必大逆(16) 。”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17) ,王脱白刃待之(18) 。【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 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 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 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 国力日益衰退, 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 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 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 跟随使者一道, 前往会见太子说:“太子有什么见教, 赐给我千金的厚礼? ”太子说: “听说先生通达贤明,谨此奉上千金用以犒赏从者。先生不愿接受, 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 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 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 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 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 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 ”太子说: “是这样。父王的心目中, 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 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不过父王所见到的击剑人, 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 帽缨粗实, 衣服紧身, 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 大王竟喜欢见到这样打扮的人。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 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 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 赵王解下利剑等待着庄子。【原文】庄子入殿门不趋(1) ,见王
说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