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耳尖穴放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耳尖穴放血疗法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卷耳取尖上即是。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治疗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急性卡他性眼结膜炎多因外感疫疠之邪所致,或兼肺胃积热, 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病。《灵枢·口问》云:“耳为宗脉之所聚”。《杂病源流犀烛》亦云:“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素问、脏器发时论》也指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说明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全身脏腑经络。五官等有病, 取耳部穴位治疗,可收至满意的治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治疗麦粒肿:将患眼同侧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放血2-3滴,每日1次,2-5次即可。麦粒肿是指睑腺急性炎症,属中医“针眼”、“偷针”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有外感风热,内有脾胃积热,循经而上,攻于胞睑,蓄积成脓。治宜疏风清热解毒。《证治准绳?七窍门》云:“土疳症脾胃上生毒,俗称偷针是也。……世传眼眦初生小包,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灵枢?经脉》载有足太阳经支脉至耳上角“耳为宗脉之所聚”。《内经》又云:“血实者宜决之”。耳尖放血, 实乃泻法,具有开导疏泻足太阳经之功,太阳经气疏通,气血得行,肿胀自消。用此法治疗麦粒肿,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口唇疱疹: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出血,挤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疗3-5天能结痂而愈。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风热乳蛾”范畴。本病多因细菌感染而发,主要症状为咽部红肿,以扁桃体最显著。中医认为,病因为肺胃蕴热,风热之邪犯肺,肺气失宣,

耳尖穴放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15868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