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社会病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病: (sociopathy)
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
相关的术语还有社会问题、越轨行为
与个人行为、特别是越轨行为密切相关
例如,吸毒: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是越轨行为;从社会角度来看,其产生根源(至少部分地)在于社会,影响范围扩展到整个社会,控制方式也包括社会措施,因此也可以看作社会病。
.
二、社会病的特点
社会病必须具有公共性。
社会病的产生根源复杂,但主要在于社会。
社会病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社会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改变不适合的社会公共政策,建立健康的社会文化。
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健康问题或公共卫生问题
.
三、相关的社会病
社会病
自杀
性传播疾病
吸毒
精神病
意外伤害
青少年妊娠
.
第二节 伤害
一、伤害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
.
损伤及意外死亡构成图()
自杀
交通
事故
淹死
跌落
.
根据伤害发生地点分:
机动车伤害
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伤害
发生在家庭的伤害
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伤害
根据伤害性质分:
交通伤害
溺水
中毒
跌落(跌倒)
火灾与烧(烫)伤
窒息
医源性伤害
职业(工业或农业等)伤害
(二)伤害的分类
.
(一)概念与分类
自杀: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有意地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Suicide)。
二 、自 杀
.
自杀行为的分类
按自杀的行为特征
主动自杀:采用主动行为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被动自杀:拒绝进食和放弃治疗或安乐死
.
自杀行为的分类
按自杀预防的需要分类
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
约10%-4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经想过要自杀
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
一般估计自杀未遂率是自杀死亡率的10-15倍左右,中国人口的自杀未遂率目前尚不清楚
自杀死亡( completed suicide)
.
《社会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