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试题答案及译文.doc《资治通鉴》试题答案及译文
《资治通鉴》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败,宗裕等围之。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卒分之,以是为常。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伪署观察使 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 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听:听凭
D.斥而广之 斥:扩大
答案:A(署:委任)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杨晟逆战□败,宗裕等围之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兵,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
A.而于者 B.以于焉
C.而为者 D.以为焉
答案:C(“而”:表转折关系,却;“为”:动词,做;“者”,代词,……的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B.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C.
《资治通鉴》试题答案及译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