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男孩魏志远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 ⑵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⑶理解课文细节描写的作用。 2. 情感与价值: 热爱儿童,关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和题目解说本文作者魏志远, 1952 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 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二) 、扫除字词障碍油渍( )痒() 濡湿( ) 吮吸( ) 瞟()黏()摁()咝() (三) 、理解词义油渍:粘在衣服等上的油垢。吮:把嘴唇聚拢在物体上吸东西。拂动:轻轻吹动。瞟:斜着眼睛看。濡湿:沾湿。(四) 、温故知新小说的三要素是:( 典型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体的环境描写)。本文的主人公是:( 小男孩)。他是一个:( 天真善良、聪明细心) 而又( 寂寞孤独无助) 的儿童形象。本文以( 小男孩的行踪) 为线索, 叙述( 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 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五) 、理清情节结构(1 )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本文共 21 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 故事的起因, 写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 不得不去向爸爸索要生活费。第二部分( 2- 11) :故事的发展。写小男孩去找爸爸的路上的情景。第三部分( 12- 20) :故事的高潮。写小男孩在二幢四单元九号楼找爸爸的情形。第四部分( 21) :故事结局。写小男孩因没有要到生活费而不能回家,
《小男孩》教案4.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